彩色盲道引发关注与争议:是关爱还是障碍?

彩色盲道引发关注与争议:是关爱还是障碍?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2025-04-24 17:29

盲道设置有标准,可以随意涂画吗?

近期,浙江丽水独臂女孩方寸心发起的为盲人铺就“彩虹之路”的行动引发全网关注。全国多地也陆续出现了“彩色盲道”,上海也有部分区域自发开展“彩色盲道”的公益活动。有人觉得“有创意,挺好看的”,认为彩绘让盲道更醒目、更漂亮,但也有人提出质疑,盲道设置有标准,可以随意涂画吗?


今年2月27日,最早发起此次活动的浙江丽水独臂女孩方寸心在向丽水市住建局等有关部门报备后,在丽水学院附近的一条盲道上开始绘画创作,越来越多的市民也主动参与其中,一同完成了60米长的“彩虹之路”。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盲道变得更加醒目,减少盲道占用,为盲人留出这条至关重要的出行通道。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提到了颜色对视障人士的影响。“我是二级盲(算法定盲人但比起全盲的一级盲还有一些残余视力),大面积花哨的色块确实会让我们误判这个地方不平整,有坑,但远了看不清,近了才会突然注意到,于是大脑会误以为完了踩空了要掉下去了,然后下令身体急停后退,这个动作用力过猛过快很容易摔倒或崴脚,我已经因此崴过不止一次脚了。”


其实,盲道的颜色并非无章可循。记者查询到,2012年颁布的《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明确规定“盲道的颜色宜与相邻的人行道铺面的颜色形成对比,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宜采用中黄色”。这是因为中黄色与其他常见颜色的对比效果更好,能够提供更高的辨识度。‌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组组长祝长康指出,盲道设置颜色主要是为低视力残疾人服务,属于色彩诱导体系。“低视力人群视觉存在一定障碍,中黄色相对其他颜色更容易被他们识别,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在盲道上行走。”


对于当下盲道上绘制其他颜色的现象,祝长康表示,“彩色盲道”有其积极一面,能够引起社会公众对特殊人群使用的特殊空间的关注。“很多地方的盲道常被共享单车占用、部分路段甚至缺失,作为公共艺术唤醒公众对盲道的关注很有意义。”


但从专业技术角度来看,所有关于盲道的建设都应按照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来执行。“盲道的尺寸、规格、突出地面的高度以及颜色等方面,国家都有详细且明确的规定。”


他也强调,盲道核心功能是为视障人士提供引导和安全保障,设计和建设需满足安全性、功能性和耐用性等多重要求,有些视障人士是弱视,对特殊颜色使用效果更好,在盲道建造前应深入调研视障人士实际使用情况,科学合理设计,达到引起公众关注和遵循规范标准的平衡。


彩色盲道引发的争议,本质上是创意与规范的碰撞。如何在激发公众对无障碍设施关注的同时,确保设施真正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是值得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或许在未来,需要更多的沟通与调研,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让盲道真正成为视障人士安全、便捷出行的“光明之路”。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