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阳光下守护城市平安底色,上海深化法治公安建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07-15 17:47

摘要: 7月15日,记者从上海警方了解到,其积极构建与“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运行体系。


“不是谁弱谁有理!”非机动车“乱骑行”与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只要存在违法行为同样可能会被判定全责……如今,越来越多的“教科书式执法”案例出现在上海街头,让身处城市的每个人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每一次被认可的执法,都是对规则的敬畏,更守护着城市的平安底色。7月15日,记者从上海警方了解到,其积极构建与“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运行体系,提升执法能力,打造监督闭环,传递法治温度。


规范化指引,提升民警现场执法能力


“惯用弱势地位抗辩一直是让我们头疼的难题,执法指引为我们提供了方向。”今年6月,徐汇交警在处置一起外卖骑手因占道行驶与机动车发生碰撞的事故时,根据市公安局下发的执法指引,通过释法说理和公共视频佐证,依法判定非机动车驾驶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完成一次“教科书式”执法。


在现代化超大城市,外卖快递群体基数大、流动性强。在交通事故中,部分骑手往往以“弱势群体”自居,罔顾自己引发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执法指引明确要求依法处置,既纠正“我弱我有理”的错误观念,又规范执法流程,让民警执法更有底气,让处罚更显公正。


为丰富基层民警执法办案的“工具箱”,2024年以来,市公安局法制部门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整理一线民警执法执勤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动态制发各类执法指引56期,推动执法保障前移。


贴合实际的执法指引,为民警执法提供了清晰依据与有力支撑,而执法实战经验的提炼分享,则为民警多重场景执法打造了更为直观的参考“范本”。


为让“规范”二字深入警心,2024年以来,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开设培训班1200余期,网络直播课堂380余期,累计培训约6.8万人次。同时,积极打造智能训练平台,制作执法教学微课程230余门,“实战实训”教学片19部,真正让基层民警“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智能化管理,打造全流程监督闭环


“3号间一名嫌疑人疑似癫痫倒地,值班民警请立即前往查看!”近日,普陀公安“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民警通过中心预警模型,及时发现监区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对嫌疑人进行救治,有效避免了意外发生。


执法办案场所的动态监督已成为常态。规范管理的背后,“数字化”的磅礴伟力正推动上海法治公安建设向纵深发展。新一代执法办案管理系统通过实时化、智能化的监测预警功能,助力构建起覆盖执法办案全要素、全流程的监督管理体系,为案件办理筑牢高质量与规范化“双重”基石。


“过去案件一多就容易发生超期办理、扣押物品超时等情况,现在办案系统会自动预警超期时限,并用红色醒目字体重点提示。”普陀公安法制支队民警邵舒艺表示,新系统的智能提示和辅助功能避免了以往人为疏漏造成的执法瑕疵,为基层规范化执法办案添了一道“保险锁”。


从“随机抽查”迈向“全量覆盖”,从“事后追溯”转向“全程管控”,一套贯穿“检查、整改、反馈、追责”的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正逐步成型。据悉,新一代办案系统中设置了39个必检环节、192个监督预警模型,整体监督覆盖率达99%。


数据监督对执法过程开展“全面体检”,精准整改则“对症下药”消除问题隐患。上海公安机关加强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接报案全量网上登记管理、疑难案件会商等机制,以制度“硬约束”带动提升执法质效。今年以来,全局执法问题总数同比下降50.4%。


人性化服务,彰显超大城市法治温度


“能鼓舞他人,也就温暖了自己。”近日,黄浦交警李佳梁执勤时席地而坐耐心安抚哭泣男孩的温情瞬间走红网络,感动无数人。李佳梁所在支队先后诞生了屡次帮助市民游客的“外滩活地图”黄俊、帮载货三轮搬货的辅警黄欣超等多位网红民辅警。流量“偏爱”的背后,是上海公安坚持在执法中传递人性关怀、城市温度的生动实践。


以规范执法守护城市秩序的同时,更要用温情服务诠释法治初心。这些看似“分外”的举动,恰恰是对法治逻辑的温情注解。


申城街头巷尾,社区少年服务队如繁星一般,将法治的光芒悉心播撒在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2024年7月以来,全市涉未成年人纠纷警情同比下降23.2%。成长路上的关怀,是衡量法治建设成效最柔软的刻度。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治理场景中,依托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上海公安机关以法治智慧,为市民群众化解矛盾、纾解困难。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同样行驶在法治轨道上。为护航企业发展,上海公安机关打造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防范、内控堵漏等服务。一年多来,全市公安经侦部门累计为企业提供1000余次法律指引,召开问需问计、犯罪风险防范提示等座谈会130余次,办结涉企综合事务类诉求130余件。


头图为交警对快递小哥未按规定使用悬挂专用号牌的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警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压缩无人驾驶装备号牌审批流程,上...

护航营商环境建设,浦东法院发布8...

平安过大年,春节期间上海110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