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台风“竹节草”逐步靠近,上海部分区已逐渐进入“狂风暴雨”模式,其中,浦东和奉贤两区正面迎接挑战的可能性也在提升。为保障台风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两区警方已提前进入“战时状态”,从隐患排查到路面防控,从物资储备到安全引导,织密台风天道路安全防护网,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浦东:有序转移人员提供舒适安置点
在临港新片区,由于其处于可能直面台风登陆的前沿地带,防控工作尤为关键。7月29日晚间,浦东公安分局临港新片区管理支队、临港新城派出所已会同有关单位一起对沿海堤岸开展“潮汐式”巡查,重点排查防汛闸门、防波堤等设施隐患。同时,针对沿海区域居民和在建工地的工人,浦东警方已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逐户清场”工作,安排部分工地人员已进行有序转移,确保在台风登陆前,所有危险区域的人员都能安全转移至预先准备好的安置点。
7月30日清晨,在自贸区临港管委会的统一指挥和周密部署下,各项保障措施迅速到位,全力确保转移人员的安全与基本生活需求。在作为主要安置点的临港少年宫内,临港管委会志愿者、浦东公安民警以及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都已到场。
安置点内工友们正在领取食物。警方供图
虽然转移至此的居民和工友人数众多,但场馆内的冷气供应充足,有效驱散了人群聚集带来的闷热,营造了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被安置人员的位置区域有序排列,分区明确,公安民警以及其他安保人员在场维持安置点的秩序,为安置点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早在台风预警发布之初,浦东警方迅速行动,大规模增加警力部署。警车在主次干道、桥梁隧道间开展不间断 24 小时巡逻,重点关注积水上涨、树木倒伏、信号灯故障等可能危及交通安全的突发状况。指挥中心一旦接报异常,便会指挥调度周边警力赶赴处置,确保快速响应、高效解决。
为了确保台风登陆期间交通通畅,交管支队正会同道路养护单位,对全区易积水路段逐一进行排查,制定“一点位一方案”,同步进行挂屏巡视实时掌握路面情况。此外,由牵引车和道路养护车组成的抢险队伍正严阵以待,一旦出现车辆被困、道路中断等情况,将第一时间清理清运,确保道路 “生命线” 畅通无阻,为救援和群众出行打开安全通道。
奉贤: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防汛防台效能
交通保障是台风防御的关键环节。7月30日清晨,奉贤公安交管支队全员提前进入实战状态。在智慧交管中心的统一调度下,89个固定执勤岗位警力全部就位,重点布控于易积水、车流量大的路口,现场疏导交通、引导车辆安全绕行。62个流动巡逻组同步启动,警车化身“闪电骑兵”,在全区范围内高频次动态巡逻,确保对道路积水、拥堵等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全区33台施救车辆(含拖车、抽水车)24小时严阵以待,枕戈待旦。
清晨5时58分,公安消防部门就接到报警,金钱公路4683号北面的2株行道树被台风拦腰挂断。消防到场后发现,2株行道树整体倒在路面上,直径有几乎均有20多公分粗,短时间内无法整体搬离。为减小对道路通行影响,现场指挥员用链锯将树切断,分段搬离路面。经过10分钟左右的处置,路面迅速恢复交通。
奉贤公安民警正在清理被台风吹倒的树木。警方供图
7点30分,奉贤公安民警和辅警在五四公路古园大道巡逻中发现,有树木倾倒在五四公路上,占据了半根车道,于是使用手持电锯将倾倒的树木清理,迅速恢复交通。
同时,奉贤公安还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防汛防台效能。分局情指中心与区交通委等部门紧密联动,依托覆盖全区的下立交积水监测网络,实现对20余处“历史积水点”水位数据毫秒级实时回传,有效防范涉水行车风险。
拥有13.7公里海岸线的海湾旅游区是防台前沿阵地。海湾派出所迅速行动,联合渔政部门全力保障海上安全。截至7月29日11时,辖区28艘渔船已全部安全转移至金汇港内港避风,渔民得到妥善安置。碧海金沙、渔人码头两大景区提前发布闭园公告并于29日12时完成清场。
陆上转移安置工作同步高效推进。平安派出所、五四派出所、星火派出所等沿海单位于30日上午再次对工地、低洼棚户、养殖渔塘等7类重点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截至发稿,已会同属地街镇安全转移安置工人、群众500余人至各应急安置点。
头图为临港地区转移人员正在安置点内休息。警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