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举行的EmTech China 2025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来自全球学术界、产业界与投资界的数十位嘉宾聚焦四大垂直领域议题,就前沿技术在产业化深水区的具体路径与挑战,贡献了宝贵的洞察与思考。
静安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志佳围绕“国际静安 活力静安”主题,从城区魅力、产业动能和营商环境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静安区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独特优势。他特别介绍了静安区在构建“3+3”产业体系、前瞻布局“云数智链”一体化发展方面的成果,并重点展示了本次峰会举办地——市北高新园区,作为国家级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在集聚数据智能与未来产业方面的坚实基础。
现场分享环节。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在“AI 大爆发的中场竞速”主旨演讲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AI 的发展已从早期的模型参数“军备竞赛”,正式进入更考验耐力的商业化落地“中场”。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IEEE Fellow郑宇、Zilliz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超与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林峰的主题演讲,分别从城市计算、向量数据库和AI for Science 等前沿主题,揭示了将AI 潜力转化为行业实际价值的巨大机遇。
在由Sofina 投资经理Iason 主持的圆桌对话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AI 教育创新委员会主任朱熹、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何聪辉和谢超等嘉宾进一步探讨,他们认为,当前AI发展的关键已从追求通用能力转向深耕垂直场景,数据质量与合规性成为比数据量更核心的挑战。
在中科创星合伙人袁博的主持下,一场跨界对话随即展开,华谊集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机化工研究所、体外类关节研发负责人朱晓晶,纵苇科技COO许卓群,加速进化副总裁赵维晨以及上海新智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世豪,共同探讨了当前具身智能在走向规模化应用过程中的核心挑战,并就其率先突破的细分领域进行了前瞻性预测。
头图为科技峰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