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明星会客厅|走,登“岛”去看未来城市!复兴岛上演科技艺术融合“嘉年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5-10-17 13:01

摘要: 2025城市空间艺术季又把复兴岛作为了主展区,科技创新与艺术设计在岛上可谓处处可见。

提到复兴岛,相信很多市民都有所耳闻,这里曾拥有上海丰富的工业遗存。随着城市更新,复兴岛正在转变为上海的“网红岛”、“量子岛”、“痛岛”。


现在,2025城市空间艺术季又把复兴岛作为了主展区,科技创新与艺术设计在岛上可谓处处可见。此次“职工明星会客厅”,本报就邀请到了助理策展人、同济大学博士张峰,让他来作为“导游”,带我们领略一番工业遗存与艺术设计融合下的复兴岛风采。


巨型塔吊“变身”小猫钓鱼


城市空间艺术季为何会选择复兴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图为张峰在和记者一起欣赏艺术作品。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对此,张峰表示,复兴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承载着上海近代工业的重要记忆,岛上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工业遗存,与环岛绿地等生态资源交织,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气质,与这次空间艺术季可谓不谋而合。


其中,室外展区船台公园的首次亮相无疑成为了最受瞩目的亮点之一,公园内保留的中华船厂巨型塔吊、超大尺度的造船船台以及黄浦江边开阔的高桩码头等与周围自然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工业与自然共生的独特空间。


已显斑驳的塔吊,也可以是艺术的“顶流”。此次,艺术家们就设计了一个名为“猫的叠加态”的作品,在入门处的塔吊之下,摆放了一个近10米高的巨型猫咪,身边还有同样在仰头望天的四只小猫。


张峰告诉记者,这件作品的妙处就在于,大猫的手中有一台红色遥控手柄,仿佛在认真地操作着什么。而如果观众通过旁边的展板扫码,就会惊喜地发现手机上的塔吊成为了“钓竿”,而大猫正通过遥控器在进行“钓鱼”,一旁的小猫则在认真地观看。


张峰表示,如果说周身的工业遗存给人以厚重、硬朗的视觉感受,那么,艺术家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为整个场地注入一股“柔性的力量”——让工业风与想象力并存,让观众怀抱一种轻松、愉悦、温暖的心情,与周身的城市风景展开对话。


漫步滨江皆是艺术风景


在复兴岛上,观众随处可以欣赏到当代艺术的创新表达,可谓漫步于滨江边,皆是风景。


走到昔日的船台区域,有着一组“潜望镜”。张峰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承载了无数次船舶下水的重要时刻。受此启发,艺术家创作了一组光折射原理装置,即便在码头之下,也可以看到黄浦江边的江景。


步至防汛墙上,一个名为“航舵”的作品又会吸引很多人的眼光。这里把原先的江堤搭建成了一个“观景台”,营造出了停留、观演与交流的绝佳之场景。


草坪旁,艺术家以漫画的手笔,塑造出一群“光语者”。它们在夜幕降临时会发出柔光,成为观众来滨江休憩时的新伙伴。

图为“太阳机器”的艺术作品。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在滨江步道区,一个时刻在运动着的大圆盘形钢结构互动装置由秋千和异形座椅组成,瞬间就可以“吸”娃无数,也让陪伴或路过的大人秒回童年;多行几步,又能看到一个“滑板”构成的艺术装置,忍不住想让你进去尝试一番……


张峰表示,依托复兴岛特有的工业遗存,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艺术家们“就地”创作。他们从岛屿的历史记忆、空间肌理与文化背景中汲取灵感,结合灯光、数字影像、AI等多媒介手段,营造出极具超现实氛围的艺术现场,非常值得前来“打卡”。


探寻未来城市模样


未来,上海城市会是什么模样?来复兴岛当一回“岛民”,你或许就会明白。


当前,以量子科技为引领的时空智能创新正成为复兴岛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复兴岛将会着力构建“三区”——未来城市实验区、创新创业和人才集聚区、时空智能创新先行区。


而在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中,“量子”、“智能”、“创新”的概念也是屡见不鲜。


据了解,本次主展区范围内部署了500个智能感知终端、空间计算机及边缘智算设备,形成立体全息感知系统,实时刻画了主展区内人、物、事的状态。


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船体加工车间被改造为“复兴云厅”,用数字模型、智能感知、智慧治理等方式,展现量子城市的未来图景。现场观众还可以沉浸式体验上海老街巷中的City Walk,只要戴上VR眼镜,就可以畅游虚拟世界,碰到特定点位还可以变换场景。


现场还同步展示了复兴岛的未来蓝图,约3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将改造为低成本创新创业空间,以艺术为触媒吸引年轻人才集聚。招募国际顶尖的产业孵化主体进场运营,植入适宜创新创业的多元复合功能,引入大型公共文化、演艺、体育等活动功能。


头图为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展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重点区域中唯一全域入选区域!虹桥...

第八届进博会倒计时20天,行业最...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沪举办,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