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十四五”GDP破2100亿,“十五五”锚定“活力宝山 科创新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5-10-23 16:07

摘要: ​到2030年,宝山将加快建设成为科创引领、战新集聚、活力迸发、开放共享、幸福宜居的国际大都市主城区。


10月2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围绕“勇担转型重任,勇当科创尖兵,打造新时代现代化转型样本”主题,宝山区委书记李晨昊介绍宝山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宝山区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战略目标,发展“六大产业”深化产业转型,推动“三箭齐发”深化空间转型,建设“四个城区”深化治理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圆满收官。


五年来,宝山稳中求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超过GDP增幅;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前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400亿元,工业投资占比提升至20%;社零额突破3600亿元,年均增长5.7%;前4年,商销额突破40000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长6.1%,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七成,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十四五”期间,宝山研发投入强度达4.69%,实现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20.3%;畅通成果转化链条,完成全市首个概念验证服务认股权登记,认定概念验证中心11家,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36家,与复旦、同济、北大、上大等高校共建大学科技园,形成西有环上大科技创新核、东有复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集群发展态势,各大学科技园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300项,落地企业近1000家。


此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嵌入全市产业版图,加强产业引育、加速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生态,全力构建以“六大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抓住市区协同推进机遇,打造高端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吴淞材料实验室纳入全市国家实验室“3+4”体系并实体化运行,支持上海大学建成核电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宇树科技共建上海大学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上海机器人产业园集聚上下游企业近300家。打造市级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重点集聚区,创建上海钢铁领域平台经济示范区,钢铁平台交易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二。不仅如此,宝山服务全市发展新格局构建,推动吴淞、南大、滨江“三箭齐发”,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样板间”。


面向“十五五”,宝山区将持续深化“一地两区”建设,勇担转型重任、勇当科创尖兵,努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转型样本。从发展目标来看,宝山将突出“活力”和“科创”两个关键词,以“活力宝山 科创新城”为发展主线,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发展格局。从空间格局来看,初步设想是,构建“大吴淞、东产业、西科创”组成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一核”主要是指,以大吴淞地区为核心的重点区域,对应市级“一环四向”规划,突出“大吴淞”对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两翼”主要是指,东部“滨江产业带”,有面向全球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通江达海的上港九区十区和罗泾港,联通东西南北大动脉的高铁宝山站。


到2030年,宝山将加快建设成为科创引领、战新集聚、活力迸发、开放共享、幸福宜居的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全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城市核心功能的新引擎和新时代现代化转型样本。


头图为发布会现场。劳动报记者叶佳琦 摄影


摄 影:叶佳琦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17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超20...

速度与激情燃动长滩,F1H2O上...

从“工业锈带”到“城市秀场”,南...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