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至27日,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沪举行。期间,上海市气象局发布“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MAZU-Urban)共建行动计划”,为全球应对极端天气挑战、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提供了重要“中国方案”。
据介绍,在中国气象局统筹引领下,上海气象部门将依托MAZU-Urban共建行动计划,与全国气象部门共享数据、模型及场景经验,进一步拓展跨区域、跨国合作,逐步形成“一国一策、一城一策”的智能预警输出能力,最终构建面向全球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网络。计划中,明确了多项重点合作方向,包括与广西联合打造东盟台风早期预警智能体、与宁夏联合构建沙漠城市智能预警模型、与内蒙古携手构建蒙古草原火险预报预警模型等。
此前,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国内科研力量成功研发MAZU-Urban智能体。该智能体集成上海自主创新的人工智能气象模型,通过知识增强、多模态数据融合及深度推理技术,构建早期预警语料库,开发基于全球预报模式框架的特定区域定制化预报与预警制作分发功能,形成覆盖“风险知识-监测预警-预警发布-应急响应”的全链条预警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打破预警‘最后一公里’壁垒,让每个国家、每座城市,尤其是脆弱地区,都能拥有跟得上极端天气变化的预警能力。”上海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
头图为会议现场。市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