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观察|不仅是耍酷炫技,更是真正的生产力!进博会上全球AI新技术让你“遇见未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5-11-06 12:59

摘要: 人工智能已经不仅是“耍酷”与“炫技”,更多是真正落地从实验室走向 “千行百业”。

想要“遇见未来”,那你必须要来第八届进博会上看一看。

自创办以来,进博会始终是全球新技术、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而随着 AI与机器人技术的加速迭代,进博会已逐渐成为全球智能科技的风向标。从能完成复杂动作的人形机器人到融合大模型的通用AI系统,从工业场景的柔性协作到生活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全球前沿技术在此集中亮相,勾勒出未来智能社会的清晰轮廓。

图为此次进博会专设的人工智能专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记者发现,今年的进博会上,人工智能已经不仅是“耍酷”与“炫技”,更多是真正落地从实验室走向 “千行百业”,开启针对生活、工业、服务等场景的商业化解决方案,成为一个个具体场景的“生产力工具”。

具身机器人“比拼才艺”背后凸显机遇

出拳,虎虎生风;脚步,闪转腾挪;招式,凌厉迅猛……两位“拳手”之间的“切磋”,引来了众多观众的叫好声一片。

图为宇树科技展出的机器人正在激烈格斗中。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今年技术装备展馆内人工智能体验区升级至4.0版本,着力探索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宇树科技以机器人的“擂台赛”作为企业的特殊展示方式,的确足够“吸睛”。此次格斗比赛中,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重点展示刺拳、勾拳、踢腿、闪避等多种格斗动作,无论是“左勾拳右勾拳”,还是“回旋踢”,都展现出了令人咋舌的稳定性、平衡性和敏捷性,甚至倒地后还能迅速爬起,很难被直接“KO”。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表面看上去,这不过是机器人的一场“秀”,但是在不少参加进博会的专业观众眼中看来,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擂台赛中展现的是“实力”,蕴含其中的智能算法与硬件系统,只需换下平台就具备了产业化应用潜力。

“G1机器人拥有23-43个关节电机,身高132厘米,体重约35公斤,具备超越常人的灵活性,解锁无限运动潜力。”宇树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G1小跑速度大于每秒2米,立定跳远最远可达1.4米,可完成高难度动态动作,如动态站起、坐下折叠、舞棍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和仿真训练,G1正借助AI技术不断升级演进。

有意思的是,就在宇树科技的相邻展位,还有一家来自上海的科技公司展出了多种机器人产品,多少也有些“打擂台”的味道。

“我们推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布局相当广泛,包括了远征、灵犀、精灵等多个系列,覆盖工业、商用、交互等多个场景。”智元创新科技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图为智元创新展出的应用型机器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而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的“当家”展品还不仅仅是机器人,而是隐藏在机器人背后的算法。就在今年10月,智元创新开创性地推出了“灵创平台”,旨在将AI动作捕捉、云端模仿学习与多模态编排能力深度融合,面向普通用户开放人形机器人内容创作的无限可能。

“你可以理解为,这也是机器人的‘剪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同视频创作软件可以“文生图”、“图生视频”一般,“灵创平台”的独特性就在于,只需上传一段人类动作视频,通过AI视觉动作提取、智能重定向算法与高效云端模仿学习框架,平台实现了人类行为到机器人控制策略的自动化生成。简单点说,每个人都能成为机器人的“动捕”,只要你能做出来的动作,机器人就能学会。

这意味着什么呢?正如智能化剪辑软件让普罗大众纷纷成为了短视频的创作者一样,动作模仿平台也能让之前缺乏编程或者控制知识的人们,非常方便地就能成为人形机器人的“导演”,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使用门槛,拓展了应用空间。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变得越来越便宜。记者查询发现,今年双十一中,智元创新的机器人最低售价9.8万元,宇树科技推出的R1机器人集成了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售价更只有3万元不到。

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平价,人形机器人正集体走向量产化,伴随着广泛化运用可预计地迅速扩大,那些我们曾经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一个个场景,将被人形机器人一点点搬进现实。

“粗细兼顾”创造新质生产力

在今年的进博会中,众多工业机器人正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蓬勃发展,为打造智能工厂、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提供强劲动能。

作为更先进的“打工人”,工业机器人既能够完成搬运等“粗活”,也能执行复杂多样化的“细活”,还能保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高效率,从而使工业生产“人机融合”发展的概念进一步走向现实。

去年进博会上,西门子展台的“人气选手”——工易魔方,根据观众心情定制饮品,成为全场焦点;在今年的第八届进博会上,西门子推出了其“升级版”——“工易魔方·妙一空间”,当观众随机打乱汉诺塔后,多个AI大语言模型将迅速展开"脑力比拼",争夺路径规划与指令精准性的"最优解"。这一过程将不仅体现AI在复杂工业场景中需要反复验证确保准确性的实际应用挑战,也将让观众直观感受到AI从"思考"到"行动",在工业领域实现精准落地的全过程。

有预测指出,全球劳动力短缺预计将导致制造业、物流业等众多行业出现5000万个岗位空缺。作为全球领先的计量技术企业,海克斯康在今年进博会上,带来了新型人形机器人AEON应对这一挑战。

别看如今机器人“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但真用到工业领域上,拼的可就是“精准度”,但凡动作有点偏差,那制作出的产品可就全成了“废品”。

图为新型人形机器人AEON。劳动报记者 龚俊起摄影

据了解,AEON机器人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通过集成绝对跟踪仪,可执行高速自动化检测与扫描,精准覆盖工件各个角落,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数据可靠性。形象点来说,AEON机器人干起活来“一丝不苟”,而且“恰到好处”,从而支持在飞机机身、汽车车身等大型复杂工件检测中替代人工作业,解决传统检测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

图为那智不二越此次展出的MZS机器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而来自日本的那智不二越此次展出的MZS机器人,能够在接触之前就检测到人类或其他物体。普通的协作机器人在接触后会立即停止,而这款机器人甚至在接触发生之前就停止了。除了检测手臂接近的传感器外,这款机器人还配备了激光扫描仪,可以监测周围环境,即使在无人的情况下也能高速运行。

只要“想得到”AI就能“办得到”

就在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行动之一。人工智能天生具备的创新性,正在迅速步入千行百业,为培育新兴赛道打开机会之门。

AI身影在进博会上随处可见。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年前是1400多家,而现在已经超过了5000家,且平均每11小时就冒出来一家,产品覆盖了生活消费、生产制造、科技研发、城市治理等方方面面。不夸张地说,如今只要你能“想得到”的,AI就能帮你“办得到”。

“就这个小小的毛绒玩具,我们4个月来至少卖出了3万多个。”洛博智能商务营销负责人钱欣源如此说道。

钱欣源口中的“毛绒玩具”,就是珞博智能今年6月推出的AI养成系潮玩“芙崽”。在本届进博会中,虽然洛博智能的摊位并不大,但“芙崽”却凭借其独特的属性吸引了众多观众。

在钱欣源看来,情绪消费是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仅是年轻人,就连老人都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而“AI+情绪陪伴”这条赛道,既是最有可能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也是当前人工智能的“蓝海”。

“我们在娃娃的额头,下巴等处安装了传感器,再用上研制开发的情感陪伴大模型,让这些宠物具备了人类的‘表情包’和‘个性化’。”钱欣源表示,这些“芙崽”既可以保持呆萌,也可以变身暖男,从而成为用户贴心的伙伴。

同样打开新赛道的,还有首次参展的克里特科技。现如今,AI、AR眼镜产品已经琳琅满目,涵盖了音频眼镜、拍摄眼镜、运动眼镜、翻译眼镜等众多细分品类,已经并不稀奇。而此次克里特科技带来的光波导智能眼镜,却更在智能穿戴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这副眼镜不仅搭载了高性能的800万像素摄像头,还支持1080P高清录像功能。此外,双硅麦降噪技术与磁吸快充技术更是为其增添了额外的亮点。尤其有意思的是,这款眼镜还集成了讯飞星火与ChatGPT双AI模型,使得实时翻译、智能提词、导航直播以及语音唤醒等众多功能得以实现。除了普通人,这副眼镜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尤其实用。

头图为观众在进博会技术装备展馆内的AI体验专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以“超级连接器”角色共享中国机遇...

新品首秀加速“展品变商品”!汉高...

积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链主引领作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