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狠刹“表演式开工”这股歪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广州日报 夏振彬 发布时间:2025-07-18 07:30

摘要: 可凑数也好、表演也罢,说到底都是虚张声势、弄虚作假。在“假”的土壤上,能长出真花?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部分地方项目建设开工即停工,开工即“完工”。热热闹闹的集中开工仪式后不久,一些项目就任由荒草漫过地基。这不禁令人困惑,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要开工?


自然是为了“作秀”!


对经济工作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项目堪称香饽饽,并且会下“金蛋”,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生命线。可以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项目兴则产业兴。尤其今时今日,抓项目、促投资更是拼经济、稳增长的关键之举。精心组织一场集中开工活动,营造一幅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自有一种广而告之的功能,可显示一个地方的招商水平,体现当地的经济活力,还能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甚至吸引更多企业心向往之。


应该说,组织集中开工有其必要性,本身并无不妥。但一些地方为了场面够大、声势够足,禁不住给自己疯狂“加戏”。或用潜在项目来充数,或请在建项目再次开工,或盲目夸大投资数额……不久前,中纪委通报某省份的案例可谓触目惊心。当地某高新区2025年春季集中开工的35个项目里,竟有6个是重复项目,个别县区的单个项目甚至反复开工3次。一而再,再而三。想想那场景,围观的群众会不会都蒙了:如果这是正式开工,那之前算什么?是排练、预演,还是“点映”?


我们常说,虚花结不出实果。这是一个农业小常识。虚花如此,假花呢?假花固然是好看的,乍一看很鲜艳、很逼真,有的还浓香扑鼻,或有幽香一缕,能给人提供“情绪价值”。不过,无论多好看,它终究只是个摆件,可供人观瞻、把玩,可让不知情的人夸奖、赞叹,但它绝对不会结果,更不会有什么“硕果”。更何况,假花也是要钱的。其每一个花瓣,都是由原材料加工出来的,必然要费时费力一番。正如一场“开工秀”,往往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工人成行,挖掘机齐鸣,有的还铺上红毯,搭好舞台,播放酷炫的宣传片,全程拍照摄像……从“演员”到布景、“道具”,这不都是钱吗?根据通报,某县级市在开工仪式上仅租赁电子屏就豪掷20万元,场面之奢华令人咋舌。可见,表演式开工、摆拍式开工、凑数式开工,如假花朵朵,美则美矣,但劳民伤财,透支政府公信力,扰乱市场预期,相当滑稽。


问题出在哪?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应该看到,有些“秀”是演给上下左右看的,少数干部热衷以“作秀”代替“做事”,用“造势”代替“造福”,政绩观严重错位。也有的则出于公心,单纯为了场面好看、效果“炸裂”,只想为区域发展营造氛围、添砖加瓦。可凑数也好、表演也罢,说到底都是虚张声势、弄虚作假。在“假”的土壤上,能长出真花?

责任编辑:张千禧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国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全...

打砸记者采访设备,“冲动”不是挡...

山姆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新好丽友,...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