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方便老年患者挂号就诊,这家医院早上六点半就开放挂号了。据报道,绍兴市第二医院于2024年8月3日起正式开设门诊挂号“六点半窗口”,早上六点半就可以开始接受患者挂号。8月5日早晨,“六点半窗口”7点15分前服务了60多位患者,多数是老人。
夏日炎炎,谁都渴望避开高温天气,“排队要趁早”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只不过,患者早早到了医院,挂号服务却尚未开启,一些老年患者就只能等待。“六点半窗口”真正做到了“想患者所想,应患者所需”,医院方面通过完善和优化服务,切实地方便了患者。
可见,多一些换位思考的体谅和将心比心的成全,公共服务就能以更加柔软、周到、细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切实做到便民利民。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通过数字赋能助力“线上办”和“少跑腿”,已成为时代潮流。可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比翼齐飞。在滚滚而来的数字化进程中,也要兼顾“慢了一拍”的老年人。
面对老年患者的需求,医院没有“一刀切”地要求他们去遵循和适应规则,而是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根据老年患者的需求去进行自我调适和改变。当公共服务做到了“精准供给”,自然会赢得人们的认同与赞赏。
对于医院而言,“六点半窗口”加重了一些工作人员的负担,却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关心与帮助。一个真正将患者放在心上的医院,在患者心中更有口碑和形象。
伴随着社会变迁,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已经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呼唤公共服务在专业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多些“绣花功夫”。这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和技术的支撑,也离不开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以精细化公共服务焕发城市之美,以人性化尺度呈现服务温度,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温柔相待”,自然会提升他们对公共服务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