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去除“奢与贵”,细品“酥与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新湖南客户端 朱永华 发布时间:2025-10-06 07:30

摘要: 当消费者回归理性选择时,市场自然会淘汰那些华而不实的产品。

中秋将至,各大商场的月饼专区早已亮相。与往年相比,今年市场显得非常温和——曾经动辄上千元的礼盒难觅踪影,300元以下的简装月饼成为主流。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月饼礼盒主流价位集中在150元—250元区间。这份市场呈现的“温和”面貌,恰是消费理性与社会风气变革的真实写照。


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是推动月饼回归本真的根本动力。调查显示,近八成消费者购买月饼时更关注配料成分与生产日期,仅有不到两成受访者会考虑包装档次。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老字号品牌主动求变:一些酒家推出减糖新配方,一些知名商家则恢复了古法手工制作。这些变化表明,当消费者回归理性选择时,市场自然会淘汰那些华而不实的产品。


另一个“外因”显然在持续发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以来,节日市场的生态环境持续净化。月饼生产企业过度包装问题显著减少,曾经隐藏在月饼礼盒中的猫腻,如今在常态化监督下已无所遁形。这种制度约束不仅遏制了铺张浪费,大大减少了畸形需求,更重塑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企业真正回归到品质竞争的赛道。


社会舆论的导向同样功不可没。媒体连续多年曝光天价月饼现象,引发公众对节日异化的反思。在去年某机构开展的“月饼该是什么味”网络调查中,超过90%的参与者选择“传统味道”和“家的味道”。这种集体共识的形成,使奢华月饼逐渐失去生存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性回归并未削弱市场活力。不同的是,月饼企业的增长动力切切实实地转向了“品质驱动”。当下,低糖月饼销量持续增长,创新开发的新型系列月饼也广受好评,专注产品本身的企业正在获得市场奖赏。


月到中秋分外明,饼香更待真心品。细察之下,人们会发现:去除了过往的“虚华”面目,摆脱人情债、利益链的重负,我们反而更能品味“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意境。这份褪尽浮华后的本真,不仅重塑着健康的市场生态,更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中,找回节日最温暖的底色。

责任编辑:张千禧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新郎婚礼当天因彩礼跳河”,谣言...

国庆烟火气,离不开劳动者的守护

外卖小哥火场逆行,专业傍身更显英...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