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涉老诈骗陷阱,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10-30 07:00

摘要: 截至去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0%。

10月29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截至去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0%。老年人群体规模不断上升,带来了养生保健需求的增长,一些不法分子就瞄准老年人群体,打着所谓“养生专家”“特效保健品”的幌子,实施精准诈骗。


防范涉老诈骗

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针对中老年人的养生诈骗案,揭开了此类犯罪的典型套路。


杨某等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大量曾购买过保健品的中老年人个人信息,其中不仅包含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还详细记录了被害人此前购买的产品种类及金额。 随后,杨某组织团伙成员分工协作,以“保健品公司客服回访”或“养生专家助理”的名义与被害人电话联系,先以询问保健品服用效果为由套取信任,再谎称可协助预约“专家一对一电话问诊”,逐步诱导被害人落入圈套。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法官程文斌:通过网上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途径,获取了被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精准定位到被害人购买的产品信息,其实也就间接了解他所谓的病情。然后,冒充相应的被害人所患疾病的领域专家的学生或者助理,去联系被害人,实施精准诈骗。 被害人相信并预约所谓的专家问诊后,杨某便亲自上阵,通过压低声音、使用变声器等方式模仿“养生专家”的声音,并依据事先准备的“话术本”,在通话中揣摩被害人期待提升身体状况的迫切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随后故意夸大被害人病情,营造“不及时调理会加重”的恐慌感,再以“量身定制配方”为诱饵,向被害人收取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费用。


相信了电话里所谓专家的说辞,并付出几千元费用的老人们,最终收到的却是价值不足百元的中药茶包和廉价药品。经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某团伙的犯罪行为覆盖江苏、贵州、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共骗取400余名中老年人共计101万余元。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杨某以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


远离养生诈骗陷阱

六个要点要牢记


被告人杨某等人已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案件暴露出的养生诈骗风险仍需警惕。那么,广大老年人应该如何防范此类骗局呢?结合常见诈骗手段,为您总结了几条防范建议↓


1.遇“客服回访”先核实:接到自称保健品公司、医疗机构的回访电话,别轻信对方说辞,可通过产品官方电话或线下门店核实情况。 2.拒“专家问诊”私下约:凡是说“能约专家私下通话”“一对一调配方”的都是骗局,短信中“免费问诊”“特效药”等链接一律不点,正规专家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私下问诊、卖药。 3.对“夸大宣传”要警惕:保健品不能当药治病,听到“包治百病”“吃了能根治”等说法,切勿相信。 4.防“直播群聊”别上当:不贪“扫码领鸡蛋”“听直播抽红包”的小利,拒绝加入陌生养生群,更不要点击群内直播链接,这类直播常“播完就注销”,维权无门。 5.要“转账之前”找把关:无论对方说得多紧急,只要涉及转账,先告诉子女、配偶或社区工作人员,让家人帮忙判断,切勿独自决定转钱。 6.守“个人信息”不泄露:不在街边传单留电话、住址,不向陌生人透露健康状况、退休金金额等信息,避免被骗子盯上。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法官程文斌:要做到“三不一多”的原则,就是坚持未知的链接不点击、陌生的来电不要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还有转账汇款一定要多核实。也建议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拦截诈骗的短信和电话,并且反诈App也设置了举报功能,可以降低受骗的风险。


老人遇“扶贫金”诈骗

险成洗钱工具人


除了养生保健诈骗套路,还有一种是诱骗老年人向指定账户转账。这种套路往往是以“免费领取国家扶贫金”为诱饵,号称只需要走个银行流水就行。碰到这种事,您可千万不要相信,因为一旦照做,就很有可能掉入“洗钱”陷阱,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今年5月,浙江衢州市一家银行接待了一位七旬老人,老人拿着1万元现金到柜台汇款,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询问时,他无法说清资金的用途。 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某银行营业主管叶佳琳:看到他手机上有个截图,对方自称是财务部的人,跟他说叫他去银行汇款。如果银行问他是干什么用的,就让他说是货款用,我们问他对方是谁,他说是他朋友。


银行工作人员向老人询问,试图了解更多细节。然而老人支支吾吾,又改口说收款方是自己的战友。 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某银行营业主管叶佳琳:他说是他的战友,因为客户年纪也比较大,五几年的,对方才八几年的,应该不可能是战友关系,说是借给他钱用,前后变来变去。 银行立刻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协助排查,民警赶到现场后,查看了老人的手机。 衢州市龙游县公安局横山派出所民警徐慧怡:发现他手机里面有很多养生群、炒股群,还有一些战友群,发现还有一些异常的对话,像领取生活补助,或者是收到2万块钱,到时候你跟银行说是货款等这种异常的对话。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事发前几天,老人在一个战友群里被一名自称“扶贫办工作人员”的人添加好友,对方谎称自己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衢州市龙游县公安局横山派出所民警徐慧怡:诈骗分子利用大爷退伍军人的身份,在战友群里冒充大爷的战友,又冒充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知他扶贫政策,用战友情打感情牌,建立了信任。 紧接着,老人在对方的诱导下,下载了一款“发展振兴三农”的软件,被拉进了一个名为“中国发展振兴三农群”中,一名管理员发布了相关政策解读,示意老人凭借退伍军人以及农户的多重身份,可以免费领取到158万元的“国家扶贫金”。 吕大爷:他们就说是国家扶贫政策,我说既然国家有这个,就先试试看了。


后来,老人又被拉进了一个审核群组。群内的“扶贫办财务部主任”向他索要银行账户的详细信息,声称由于账户流水过少,158万元的进账可能会触发银行的风控机制,得“包装流水”向指定账户转账,以提升账户额度,才能顺利收到这笔“国家扶贫金”。 看到群内一条又一条领取成功的回复和截图,在群内成员附和鼓吹的气氛中,老人信以为真,按指示开始操作。对方还通过微信发给老人一套虚假的说辞,以应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询问。直到警方介入并劝阻,老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所转的全是涉诈资金。


警方揭秘“扶贫金”骗局套路


民警指出,一些诈骗分子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老年人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伪造政策文件,组建虚假群组,以“发放扶贫款”“发放生活补助”等为幌子,专门针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诈骗。为此,警方拆解此类骗局套路,发布防范提醒。


衢州市龙游县公安局横山派出所副所长徐伟:他是退伍军人,还是在农村生活的农民。诈骗分子就是针对这一类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以惠农补贴这种方式来对其进行诈骗。那么殊不知他是一步一个脚印掉进诈骗分子设计的陷阱中,成为一个诈骗的工具人。 警方揭露了此类诈骗的套路: 锁定目标:专门瞄准老年人,尤其紧盯退伍军人、农户等群体,利用其对政策的信任和理解偏差寻找突破口。 伪装洗脑:伪装成“战友”“扶贫办人员”加好友拉信任,再伪造政策文件、搭建虚假群聊,安排“托”在群内发布“领款成功”截图、签到附和,营造假象。 诱导转账:以“账户流水不足”“触发银行风控”为由,要求向指定账户转钱“包装流水”,还会提前传授“应对银行警方询问”的虚假说辞,试图掩盖诈骗行为。 警方特别提醒,正规国家补贴无需预先转账,凡涉及“走流水”“验资金”等要求均属诈骗。


衢州市龙游县公安局横山派出所副所长徐伟:再次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第一,正规补贴不要求群众来演戏,应对银行、警方的调查。第二,要求取现转存的行为,可能涉嫌洗钱犯罪,如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咨询。


人一套虚假的说辞,以应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询问。直到警方介入并劝阻,老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所转的全是涉诈资金。


警方揭秘“扶贫金”骗局套路


民警指出,一些诈骗分子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老年人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伪造政策文件,组建虚假群组,以“发放扶贫款”“发放生活补助”等为幌子,专门针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诈骗。为此,警方拆解此类骗局套路,发布防范提醒。


衢州市龙游县公安局横山派出所副所长徐伟:他是退伍军人,还是在农村生活的农民。诈骗分子就是针对这一类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以惠农补贴这种方式来对其进行诈骗。那么殊不知他是一步一个脚印掉进诈骗分子设计的陷阱中,成为一个诈骗的工具人。 警方揭露了此类诈骗的套路: 锁定目标:专门瞄准老年人,尤其紧盯退伍军人、农户等群体,利用其对政策的信任和理解偏差寻找突破口。 伪装洗脑:伪装成“战友”“扶贫办人员”加好友拉信任,再伪造政策文件、搭建虚假群聊,安排“托”在群内发布“领款成功”截图、签到附和,营造假象。 诱导转账:以“账户流水不足”“触发银行风控”为由,要求向指定账户转钱“包装流水”,还会提前传授“应对银行警方询问”的虚假说辞,试图掩盖诈骗行为。 警方特别提醒,正规国家补贴无需预先转账,凡涉及“走流水”“验资金”等要求均属诈骗。


衢州市龙游县公安局横山派出所副所长徐伟:再次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第一,正规补贴不要求群众来演戏,应对银行、警方的调查。第二,要求取现转存的行为,可能涉嫌洗钱犯罪,如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咨询。


责任编辑:高辰菲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和平统一后,台湾有七个“更好”,...

医疗科普不能异化为营销工具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