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母亲是迪拜公主?莫让老人掉进“虚构剧情”的坑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4-10-10 07:00

摘要: 据报道,一些针对老年人的直播间以虚构的剧情、亲情的呼唤和夸张的产品功效,让无数老年人信以为真。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针对老年人的直播间以虚构的剧情、亲情的呼唤和夸张的产品功效,让无数老年人信以为真。虽然这些直播间都按照规定“老老实实”地在画面左上角打上了“虚构剧情”标识,似乎能够规避监管,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依旧是实实在在的陷阱。


在容易为营销话术所骗,花大钱购买假冒伪劣品的人群中,老人占比不低。这是既令人遗憾又不可否认的一种社会现象。多年来,无论是消保部门还是基层组织,无论是媒体还是一个个家庭,都不断地在帮助老人摆脱这种困局。但自从直播带货这种业态兴起,沉迷于智能手机的老人上当受骗的更多了,不良商家们的手法也是花样翻新。报道中,有老人无视“虚构”二字,深信直播间男主播的妈是迪拜公主伊莎贝拉,爹是拥有庄园和17位夫人的爵爷。男主播一会儿与失散多年亲生女儿的重逢,一会儿被养女背叛……剧情的推进巧妙地与商品销售相结合,引发大量老年粉丝抢购。这些热销品中,不仅有常见的“价廉物不美”的食品保健品,居然还有什么迪拜公主伊莎贝拉托梦、神鹿赐予的神秘物品,买了就有福报。


这样的荒诞剧情下,直播间的部分老年粉丝购买起这些离谱商品来毫不手软,哪怕他们平日生活节俭,但经话术鼓噪后比谁都大方。这些老人的儿女也很无奈,一边是自己的爹妈怎么劝都劝不住,一边是就算举报给平台,可人家直播间已经标明了是“虚构剧情”,处罚起来也颇有难度。据报道,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虚假宣传、误导消费有相应规定,但在剧情直播带货的复杂情境下,如何界定虚构剧情与真实销售的边界,如何有效监管主播的夸大宣传行为,成为监管的难题。放在以前,也有过一群骗子演戏引老人入彀情况,但那时候只是骗一两个人,且公安机关一打击一个准;如今同样的套路经过网络的放大,一套剧本、一批人马可以迷惑的人呈几何级数增长,老人们的损失也相应地成倍放大。虽然法律上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但社会绝不应坐视老年群体的利益受损。


不良商家之所以能够用拙劣的剧情、低劣的商品从老年人那里赚到钱,利用的就是老人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信息差。一些信息闭塞的老人,天然地对“上了电视”的东西有种信任感——哪怕这个“电视”已经演变成手机屏幕;还有一些是对社会的发展、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似懂非懂间不知不觉就上了套;更有一些是情感缺失、精神生活匮乏,禁不住直播间里的主播们甜嘴蜜舌的感情攻势和道德绑架。


说一千道一万,除了健全法律、加大对不良主播的整治,更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帮助老人弥合信息差。家人、社区、邻里之间,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助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辨别网络信息真伪,避免成为直播带货的受害者。平台方面也应像保护未成年人一样,加大对老年人的保护,把算法用在更善良的方向上。


责任编辑:高辰菲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习近平致信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

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合龙贯通

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