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该用于学校食堂购买食材的1072万多元,竟有近4成被截留、套取、挤占,同时还存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结余食材库存去向不明等问题。日前媒体曝光山西汾西某中学“校园餐”贪腐,让人瞠目结舌、痛心不已。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相信不少国人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国家营养餐补助十多年不撤火,各级财政增加投入与保障,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吃饱饭、吃好饭,而且不少研究表明,这还将在更长时段内影响孩子们的发育与成长,说是对未来的投资也不为过。
贪腐校园餐费,从学生们口中抢食,是对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的冲击,必须“零容忍”。当前,有力的个案处理释放了坚定的监管决心,有效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亡羊补牢”,尽可能堵上监管漏洞,让投机分子无空子可钻。
此次整改中,涉事学校推动健全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推行学生“刷脸支付”、招收学生家长“帮厨”监督饭菜质量等,初有成效。其他学校不妨照此检视自身,筑牢制度的堤坝,让校园餐费不再敢被惦记,不再为“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