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精装修”,主打一个情绪价值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正观新闻 任思凝 发布时间:2024-06-08 07:30

摘要: 这些新现象出现的背后,反映出年轻人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

爆改的风吹到了职场,“工位精装修”成为办公室新文化。“童年城堡”“热带雨林”“手办风”“养生派”“技术流”“赛博朋克风”……爆改后的工位各具特色。近日,浙江杭州一位女生一年内花1万元改造工位,引发广泛讨论。她回应称,爆改工位能提升工作幸福感,“虽然工位是公司的,但快乐是自己的。”(6月7日海报新闻)


当“工位精装修”成为了办公室新文化,打工人的工位也是各有特色。有把大自然搬进办公室的“热带雨林风”,有在办公桌上摆放香蕉、草莓、南瓜等蔬果的“农场风”,有堆满潮玩手办、盲盒玩具的“收藏家风”,有存放鱼油、维生素等营养品的“养生风”,还有只摆放必备办公用品的“跑路风”。


“工位精装修”,之所以受到打工人的追捧,一方面,在工位上摆放自己喜欢的物件、玩具等,不仅可以让办公环境“视觉升级”,还能够缓解压力,进而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工位如何装扮可以彰显打工人的个性、喜好、品味,能够形成个性化、差异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而且,办公桌上的有趣物件,还能为打工人提供工作外的社交话题,成为新的职场沟通的纽带和平台。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打工人渴望找到一种能够让自己放松、愉悦的工作方式。从前段时间风靡的“上班恶心穿搭”寻求与内心的和解,到利用“公园20分钟效应”散去身上的“班味儿”,再到如今兴起的“工位精装修”提升幸福感。这些新现象出现的背后,是年轻人在寻求一种能为他们带来传递情感、抚慰心灵的情绪价值,也反映出他们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


“工位精装修”,既不是年轻人群体独有的现象,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如此,不必先入为主进行评价,而是应该了解内情,分析原因,读懂其行为背后的诉求。同时,不断出现的新现象,也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更深层次上思考如何改善职场环境、提升员工幸福感等问题,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高效的职场环境。


工位,是打工人在单位的“自留地”,也是他们的一丝慰藉,在不太影响办公室整体形象的情况下,应该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空间,让他们在这一方小天地里,获得短暂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责任编辑:林锦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高考作文题不偏不怪,“人”才是万...

机票实付价高于票面价,明码标价岂...

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