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禁售应作为系统工程逐步推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23 07:30

摘要: 合法妥当地逐步推进,逐步根除人们对食用槟榔的需求,消灭食用槟榔在市场上发展的土壤。

近日,包括四川营山、浙江义乌等多地在内要求商户下架槟榔,并禁止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网上一片热议。对此,已有浙江官方工作人员回应,当地槟榔是不得以食品的名义销售,而非“禁售”。


这并不是第一次针对食用槟榔的“禁令”,早在1996年,厦门市就颁布了《厦门市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规定》,厦门也因此成为了我国第一座“禁止槟榔”的城市,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禁止槟榔”的城市。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槟榔果列入了一级致癌物。可以说,从国家到地方,对食用槟榔的限制一直在陆陆续续出台。


这也不是槟榔禁售第一次上热搜并引发热议。就在不久前,36岁的歌手傅松因患上口腔癌去世,傅松生前就在视频平台上表示他的病痛是槟榔所致,视频中傅松的面部因癌症和手术变得畸形,给予了公众极大的冲击。实际上,槟榔早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了一级致癌物,嚼食槟榔与口腔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是口腔医学界的共识。可以说,禁售食用槟榔有着较强的科学和民意基础。


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槟榔嚼食的危害性之后,从公众到媒体,对食用槟榔在全国范围内禁售的呼吁一直不绝于耳。“槟榔致癌,容易成瘾,希望禁止”,有网友直言道。


舆论上,禁售槟榔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民意共识,但需要指出的是,槟榔进入我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种植、销售已经有了很深的文化、经济基础。要认识到的是,一方面,槟榔产业是千亿产值的行业,不仅是部分地方的重要产业,也是重要的纳税产业,利益牵扯极广,且上下游关联大量就业,大量农户、工人依附于此,一刀切直接禁绝需要多方努力。


以美国禁酒令为例,1920年1月,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禁酒令正式生效,其规定:制造、售卖、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酒精饮料皆属违法,但这样一个严格的禁酒法案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因为禁酒令无法消除人们喝酒的需求,在正规市场被禁的同时,地下黑市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带来一些其他严重社会问题。


因此,槟榔禁售不仅仅是一纸法律条文这么简单,有关方面应该将其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合法妥当地逐步推进,逐步根除人们对食用槟榔的需求,消灭食用槟榔在市场上发展的土壤。比如,要加大对食用槟榔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人们对槟榔的消费需求。


同时,以更大力度压缩其宣传推广和营销渠道,有媒体报道,虽然在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就要求湖南槟榔生产企业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但槟榔企业却逐步走出了另一条“无害化”的宣传道路,从“味道”转向了功能性的“健康”“提神”“养生”等,这一过程,使得槟榔的危害性被淡化,其市场还不断扩大,所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对槟榔广告的监测监督,限制槟榔企业宣传营销行为。


总之,通过采取多方且综合的手段,以系统的方式逐步加强对槟榔产业的监管,从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责任编辑:马思华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甘宇失联17天获救!不放弃创造的...

喜迎二十大 | 宁夏:让塞上江南...

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水电工程——白鹤...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