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骑着的共享单车,突然落锁制动,把用户猛地摔了一个大跟头,致使脚部多处骨折。据报道,骑行中突然落锁的共享单车涉及多个平台,仅网友爆料的至少41起。今年7月以来,上海仅一个单车平台,针对应锁未锁、未锁硬锁等问题的相关投诉达到17条。
车子为何突然落锁,问问平台和用户不就能找出真相?可麻烦就出在这里。在用户看来,自己骑车规规矩矩,是单车自动落锁。平台虽然承认有远程落锁功能,但后台没有任何涉事单车骑行中落锁的信息,否认用户受伤是自动落锁导致;还有平台称不是软件技术问题,而是跟链条卡顿等机械故障有关。网友也开启“侦探”模式,有的认为是上一用户在新用户骑行中突然结束行程所致,有的则认为平台系统出现问题。共享单车突然制动到底是不是因为落锁,又因何落锁,成了一笔糊涂账。
用户不能白白挨摔,落锁原因更不能只靠猜。单车落锁是否与远程落锁相关操作有关?系统里没有记录到,是不是意味着就不会甚至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如果不是自动落锁,到底哪里出了故障?如果是链条卡顿,为何没有及时检修?平台但凡对突然落锁的车子好好检查,找出原因不该是难事。可多年以来,每当曝出类似事件,掌握着“最终解释权”的平台,总会用几句稀里糊涂的回应搪塞,公众无从查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共享单车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亿人。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每一个看似微小的风险都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莫名其妙的突然落锁、讳莫如深的平台企业,悬置的是公众的安全感,也是共享单车未来的“骑行之路”。对屡屡被曝出突然落锁的平台,恐怕公众在选择时都要掂量掂量。若一味搁置落锁的原因,又如何能优化控制系统,提升安全性能?
事关用户的生命安全,共享单车突然落锁的安全责任,不能总是没有下文。企业该认真寻找落锁原因,仔细查找单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当然,最终结果也不能仅听平台一面之词。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让权威机构介入,通过第三方客观、公正、透明的鉴定,不偏不倚地厘清单车落锁的责任所在。解锁落锁真相,才能让责任方长记性,才能给共享单车上好“安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