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已故歌手李玟账号!二次放号,“旧档案”不能存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2 22:39

摘要: 办了新手机号,却意外登上已故明星的网络账号后台。

办了新手机号,却意外登上已故明星的网络账号后台。据报道,有网友称自己用新办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时,意外登录已故歌手李玟的账号,看到大量粉丝发来的怀念信息。10月11日,网易云音乐小客服官微回应,问题出在团队为艺人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被运营商二次放号所导致,已帮助当事人手机解绑账号。


所谓“二次放号”,是指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和使用。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二次放号可盘活闲置通信资源,提升资源循环使用效率。但在手机号与社交账号、金融账号高度黏合绑定的当下,二次放号注定会牵涉“老号”遗留的种种数据与隐私信息。处理不当,很可能滋生“老号”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等隐患。近年来,二次放号屡屡对用户造成困扰。例如,有的用户在新办手机号后,能够轻松登录别人的微信和支付宝,“各种信息都能看到”;有的用户手机短信每月都收到他人的公积金缴存和余额信息;有的用户频繁收到对前号主的催债短信与快递通知……类似案例表明,二次放号如果未能有效清除“旧档案”,没有平衡好效率与安全,将可能成为隐私“曝光号”、隐患“滋生号”。


二次放号频频翻出“旧账”,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断链和责任落空。据报道,目前运营商的号码以二次放号为主。尽管多家运营商对老号码设有销号“冷冻期”,也会提醒用户解绑网络平台账号,但难免挂一漏万。另一方面,如网易云平台的回应,老号码绑定账号的处理,需要用户及相关方面主动申请注销,平台往往不会主动注销用户账号。看起来,无论是通信运营商还是网络平台,都尽到了各自范围内的责任,但从整体来看,二次放号的信息安全管理是各负其责、各管一段。


无论是维护老用户隐私、金融安全,还是为了提升新用户体验,二次放号都应当“干干净净”。此前,相关部门单位已推出“一证通查2.0”和“一键解绑”功能,帮助用户了解并管理手机号与App账号的绑定关系。可以登录李玟账号表明,破解二次放号难题,还需发力打通运营商、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梗阻。通信运营商应该有更完善的措施,通过延长账号空置期、对接工信部“一键解绑”系统等,实现对老号信息的全平台核查覆盖。网络平台则应当升级安全防范与认证技术,在手机验证码之外,引入诸如人脸识别、身份证号码等多种验证渠道。此外,要对用户提供高效的二次放号举报反馈机制,让用户不再需通过网络曝光渠道反映解决问题。


二次放号,“旧档案”绝不能存底。这既是通信商和网络平台的分内之责,也是优化服务体验的题中之义。只有旧号数据清零、新号信息安全防护完善,才能让号码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让用户体验安心、放心。


责任编辑:高辰菲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为谋划“十五五”乃至更长远发展汇...

自动驾驶不能成为醉驾挡箭牌

严查“阴阳价” 国家医保局加强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