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诗人”加入作协,“诗与远方”并不遥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8 07:30

摘要: 近日,中国作家网发布了中国作家协会2023年新会员名单,其中,火爆网络的55岁“外卖诗人”王计兵赫然在列,引发网友点赞和热议。

近日,中国作家网发布了中国作家协会2023年新会员名单,其中,火爆网络的55岁“外卖诗人”王计兵赫然在列,引发网友点赞和热议。


既有送外卖的一面也有写诗的另一面,实现谋生与丰盈精神世界的平衡,“外卖诗人”的走红,体现了人们对平民表达的珍视与尊重。近年来,互联网让普通劳动者也有机会成为公众注意力的焦点。不论是“卖菜大姐画油画”,还是“农民工大叔弹钢琴”,抑或爱好写作的育儿嫂范雨素,普通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与追求同样热切。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职业外衣不会束缚精神世界的闪光点。在不少人印象中,奔忙的外卖小哥和有些神秘感的诗人并不搭界,“外卖诗人”却将二者有机融合了起来,那些有灵气、有温度的文字,在流量社会得到了迅速传播。


爆破工、外卖小哥、摊主,在平凡的世界里,许多人的工作平凡,但他们同样有思想、有千般万般的情绪情感。多年来,许多普通劳动者在互联网世界找到了更多表达自己经历、心声与情感的渠道,他们的文字或许没有那么华丽、表达或许没有多少技巧,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丰富的人生阅历、质朴的心声与深刻的感悟,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


以“外卖诗人”为代表的平民表达,不仅是“劳者歌其事”的一种体现,也是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我手写我心”。“外卖诗人”加入作协是对个体的肯定与认同,也是对平民表达的认可与尊重。即便学历不高、没有光鲜耀眼的职业,只要有优秀的作品,平实的劳动者也可以成为作家。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只有关注时代、拥抱时代,深入生活、扎根百姓,文艺创作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哲学家福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自己最好的作品,而不是追求某种普遍的、理想化的标准。”接纳“外卖诗人”彰显了中国作协的态度——真诚、真实,是文艺创作的根本。


“诗和远方”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范晨光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带一路,何以大“道”?

防范体育饭圈化:不能仅靠运动员抗...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会谈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