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太温暖了!”近日,广东深圳龙岗一家沙县小吃店老板给顾客退款13元刷爆全网。
据报道,两位刚踏出校门、奔赴深圳求职的毕业生,到一家沙县小吃店吃饭,傍晚时手机收到13元的退款信息,备注栏中还写着“加油,免单!”。
原来,是细心的小吃店经营者听出她们是初来乍到的求职者,悄悄退还了餐费。店主说,请她们吃一顿简单的饭,让她们心里温暖一点是一点。
为求职毕业生默默退还饭钱的小吃店经营者,说自己做的只是“一点点善举”。但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却让两位女生泪流满面。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驱散了她们初来乍到的惶恐与不安。普通市民自发的小小善举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情。
年轻人初入社会,面对全然未知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前路,心中往往交织着忐忑与迷茫。一句简单的鼓励、一顿热气腾腾的免费餐食,都可能成为照亮他们前行之路的一缕微光。
现实中,这样的温暖故事并不鲜见。也有一些曾在困境中得到陌生人帮助的人,即便时隔多年,仍会辗转多地寻找当年的“恩人”,只为亲口道一声“谢谢”。
“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这句深入人心的口号,承载着无数外来者对归属感的期待。但如何让这份期待照进现实,答案或许就藏在细微之处。
这不仅需要城市管理者从政策层面积极作为,每一位普通市民、每一位“先来者”向初来乍到的陌生人伸出温暖之手同样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打破社会的疏离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以温暖的归属感。
一些毕业生怀揣梦想来到陌生城市,可能难以马上找到理想工作,而不熟悉的周边环境、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无疑更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感。正是洞察到这一痛点,不少城市都已经行动起来,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扶持措施。
例如,北京经开区为本科及以上应届生求职者提供阶梯式安居服务,即求职有7天免费住宿,实习有3个月免费短租,就业则有3年优惠长租。目前,全国有类似措施的“青年驿站”已经大约有1800多个。
这些举措看似细微,却切实缓解了毕业生的燃眉之急,更传递出城市的热情与友好,让年轻人感受到“被重视、被期待”,也更愿意留下来就业、创业,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储备人才资源。
如今,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经济总量、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更多体现在人文关怀、社会氛围等“软实力”上。一座有温情、有温度的城市,无疑更能吸引人才、凝聚人心,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大城市往往是“陌生人社会”,生活节奏快、现实压力大,而越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越显珍贵,也更需要每一个像沙县小吃店主这样的普通人,主动向他人释放善意,“温暖一点是一点”。
一个人的善意引发另一个人的感动,一份温暖带动更多人传递温暖,善意会结成环环相扣的链条,温暖会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整座城市就将散发更浓郁的温情,我们的社会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责任编辑:王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