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视频时代,医疗科普已成为不少人热衷的内容。但据法治日报报道,在一些网络平台,不少“医生”让医疗科普变了味。这些“医生”穿着吊带裙、露腰装、紧身衣等服饰,通过剧情演绎的方式增加互动性,提问和回答的问题一个比一个露骨,明显就是在擦边直播。
医生在网上分享医学知识,造福老百姓本是一件好事。但医生不能随便在网上科普,因为国家对医生进行医学科普有严格规定,各大医院也有管理要求。可很多“网红医生”的视频文案都是复制粘贴而成,“帮你还原一个真实的急救场景,绝对抓眼球”类似这样的内容在网上比比皆是。有的“医生”认证来自某知名医院,但实际上该医院并无此人;有50多名整形外科医生认证来自山东一家县级医院,明显不符合常理;有的甚至直接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文案是假的,身份更是假的,科普的内容也是假的。
与虚假内容和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医生”对医学知识的无所不知。据报道,有的人自称是外科医生,讲的却是肠胃知识;有的以“亲身经历”的方式,展示各种所谓技巧,声称只要按照方法训练,近视就能改善甚至恢复,与神医无异。有的人在科普视频中大打色情擦边球,故意把观众往歪路上带。如此科普很可能误导公众对医学知识的认知,低俗内容更损害医学的严肃性和专业性,危害不容小觑。
“网红医生”千方百计编造剧情、搞擦边软色情,科普不过是引流带货的幌子。《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以医疗咨询类栏目或者节目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医疗广告。前不久,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冒充医疗卫生领域专业人员,开展不当营销;直播过程中衣着暴露,刻意展示带有性暗示或性挑逗的动作,言语挑逗,发布“软色情”“擦边”“泛黄”内容。这些人直播不是一天两天,用劣质商品忽悠观众不是一次两次,平台是被花招蒙蔽了眼睛,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医学知识是科学,容不得弄虚作假;医疗科普是大事,不允许胡言乱语。平台必须扛起责任,及时处理违规账号;监管部门也应该重拳出击,让奉行流量至上而非生命至上的网红医生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