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上树”:企业营销不能盲目迷信AI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5-08-30 07:00

摘要: “花生上树”:企业营销不能盲目迷信AI。

近日,良品铺子某款产品的宣传图片显示“花生在树上结果”被指“缺乏常识”,从而引发讨论。

8月28日,良品铺子回应大河报《看见》记者:他们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发现问题后,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低级错误”“草台班子”“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要不然真被骗了”,从网友的反馈来看,良品铺子此番“花生上树”风波,不仅伤害了其品牌形象,也可能对公众构成常识性误导。作为零食行业头部品牌,出现如此错误,实不应该。


在良品铺子看来,此事系由“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引发,但人们很容易质疑的是,品牌方难道就不审核吗?


一般而言,作为宣传企业产品的海报,若说没有任何审核就发出去了,也有违常理。良品铺子“正在进一步升级内容审核机制”的回应,说明其相应的内容审核确有从机制上强化的必要。


企业采用AI生成广告图片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也为事实层面的内容核查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越是常识性的内容,可能越需要企业谨慎对待,谨防误导。


因为常识有时也是有壁垒的,就像此次“花生果实被悬挂在枝头”“玉米地里收花生”的错配图片,对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而言是“常识错误”,而对没见过花生长什么样的人而言,在如此简单的问题上,很容易就选择相信了AI。


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有打破传统认知的一面。但在此事中,若非曾有专家明确指出“以现在的技术来说,无论采取什么方式,终归都是要在地里结花生的”,或许,“长在树上的花生”就真的成了一些人的“新知”。


谬误的传播风险,总是比较容易发生在被人忽视的“常识”问题上。


这对企业宣传的启示是,别以为有了AI就一劳永逸了,当以往费时费力设计出的产品宣传内容,如今可以以分钟级速度生成时,企业的责任不是变轻了,而是更重了。


因为AI本身只是一个技术工具,企业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和高效的同时,就需要下些“慢功夫”,通过完善、升级人工审核机制,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守住常识。


而且,这种人工审核,绝不是看一眼就行,需要有专业知识的背书、权威信息的佐证。企业需充分认识到,随着AI应用的普及,对AI生产内容的审核或将成为其组织架构中必不可少乃至需持续增强的项目。


任何时候,技术赋能都不能以牺牲常识为代价。守住常识,才能守住专业底线,守住品牌信誉和企业形象。


责任编辑:李霄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让更多“阳光”照亮盲区,“无堂食...

九三文艺晚会,细节来了!

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