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村党支部抱定“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决心,引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如今,村党支部又带领大伙儿更新观念,建立产业体系,带领山村走上了强村共富的新路。
在裴寨村,一个集红薯种植、科研、深加工和跨境电商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园即将竣工,全部投产后,将提供两千多个就业岗位。“七一”前夕,村党支部在园区召开了一次现场会,就企业眼下生产线组装的实际困难,进行一对一的协调和解决。
党的十八大之后,裴寨村党支部引水修路,改善基础设施,党员牵头成立种植合作社,利用太行山盛产红薯的优势,创办多家酸辣粉等加工企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如今,裴春亮和村“两委”班子不断更新观念,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链、产业园、项目成了他们口中的高频词。
村党支部将全村的40名党员分成了“工农商”三个党小组,并让有想法、有活力的年轻人挑大梁,为村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
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农业党小组长任卫海:党员带头,到新乡、焦作、郑州为菜农找市场,为他们找销路。
农业党小组搞种植,找销路,工业党小组协调的生产型企业,年均持续提供近一万个就业岗位,商业党小组则带动村民就近开起了一千多家大小门店。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三个党小组在“工农商”产业上同步深耕。传统的红薯走过了一条从产品到企业、到产业、到集群的发展路径。2022年,仅红薯种植及深加工这一项就实现年产值3.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000元。
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我们党员干部起带头作用,并且是苦干实干,我们抓住了这样的好时机,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局面。
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村民裴龙斌:看党员是每件事都冲在前面,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村民马金娥:关心每一个老百姓,对于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照顾得都是特别好。
向着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宜居的目标,裴寨村先后建起了体育馆和多项健身设施,村民的文化生活也逐步丰富了起来。村党支部正在实施村里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围绕全产业链升级、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带领全体村民走好共同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