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持一个企业我没本事,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这两天,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张某的一句话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多家媒体报道,多个社交平台流传几段录音显示,唐山一公司因涉嫌网络传销,被成武县市场监管局拟罚没2558万元,该局工作人员张某与涉案企业就罚没金额“谈判”时,要求企业认罚不能低于2100万元,并表示“说句难听的,扶持一个企业,我真没那本事,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录音曝光后,当地宣传部工作人员透露,张某已被调离岗位接受调查。最新消息是,当地已成立由相关方面组成的调查组,依法依规对案件及相关人员开展调查处理。
据后续报道,涉事人员张某回应称,录音中争议内容是企业断章取义,“这句话我在很多场所都说过,我们扶持一个企业不容易,毁掉一个企业太简单了,所以立案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要立案”。
张某辩解称是被断章取义,说这话是为了强调立案要慎重,但结合他在录音中提到的“(今年)5000万政绩完成了2100(万)了,还差2900(万)”等情况,很难不让人往“变相威胁”上联想。
从执法伦理和法治逻辑看,正因为“扶起企业难,干垮企业易”,所以更应该着力规范权力运行,努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避免将企业“干垮”。怕就怕,个别执法人员明知这样的道理,偏还以此去“敲打”企业——那样显然是走在了改善营商环境的反面,是在给地方的营商生态抹黑。
企业是鱼,营商环境是水,水质清澈、水温合宜,鱼才能好好生长。若是将水质污染了、水体破坏了,鱼可能就难以存活了,所以要“放水养鱼”而不能“竭泽而渔”。
近年来,中央层面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上已三令五申,一再明确涉企违规收费零容忍的态度,重申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心。今年2月,国务院就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旨在确保罚款制度在规范化轨道上健康运行。
上个月,该县所在的省政府办公厅也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纠治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处罚裁量权滥用、重处罚轻普法、逐利执法、过度执法等行为。
这些都对执法部门和人员提出了要求:涉企行政执法必须规范运行,不能任性妄为。
具体到该案中,涉案企业到底违反了什么法律、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当依法裁定,不能“抓住一点小问题放大”,也不能“抓到一些大问题放小”,要由法律而不是所谓罚款业绩来决定该不该罚、该罚多少。目前,当地调查组已开展调查处理,究竟是语言被误解,还是确系不当言论,言论之外的罚款是否经得起法律审视,期待都能调查清楚。
说到底,“干垮企业太简单”该用来警示权力,而非警告企业。
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理应是让约束“干垮企业”的行为更不容易,而不是让干垮企业变得容易。所以,不论是当地还是更多地方,都该引以为鉴,别让营商环境优化好不容易换来的企业信心提升局面,被一句“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给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