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量下降11%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12-14 11:53

摘要: 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量下降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12月12日表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与“十三五”期间对比,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量下降11%。


在当天举行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场活动上,曹雪涛介绍,我国已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根据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和演变趋势,绘制不同区域、不同风险类别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地图,指导各地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提示公众合理采购与储存食品。


食源性疾病通俗称为食物中毒,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加强风险预警,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和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三大监测系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监测系统显示,2010年至2022年全国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4.6万余起,主要发生在家庭和餐饮服务场所。其中,家庭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主要由误食野生毒蘑菇和致病菌污染引起。餐饮服务场所,则应重点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李宁表示,冬季气温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会相应降低,但某些致病菌、有毒动植物中毒仍不能忽视。元旦春节将至,要特别防范由于购物较多、冰箱塞得过满或放不下造成的食物原料、半成品腐败变质问题。


此次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场活动以“尚俭崇信尽责同心共护食品安全”为主题,还安排了主题宣讲、专家访谈等环节,并发布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风险提示,向全社会提出合理膳食倡议。

责任编辑:万弈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

方便异地就医,京津冀首次联合发布...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周清玉被逮捕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