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数字人在京东采销直播间开启的直播首秀引来诸网友围观,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曾几何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化等词语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和预测趋势,但转眼间未来已来,虚拟人物已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真实地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随之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中之人”这个新兴职业。
作为链接虚拟人物与粉丝的“中间人”,“中之人”在网络上的“前台”身份与受到众多粉丝喜爱的数字虚拟人物重叠,但在“后台”的现实中,又是一名真实的劳动者。在“虚”与“实”之间不断转换,常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甚至产生“我是谁”的疑问。同时,伴随数字人形象和其背后“中之人”的相关法律纠纷也随之而来。
“中之人”并不似台前风光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根据数字人内容生成中自然人的参与程度,可将数字虚拟人物生成内容分为有“中之人”参与的生成内容和完全由人工智能完成的生成内容。中之人依靠独特的声音、动作等技能,隐在虚拟人物/主播的背后,借助穿戴动作捕捉设备,为其提供动作、声音、情绪,是“皮套”背后的真人演员。
除了在番剧、游戏领域虚拟形象背后的“中之人”如动捕演员外,虚拟主播背后的“中之人”是该行业的主要构成群体。2022年,顶流虚拟偶像团体A-SOUL“塌房”(出负面新闻),成员珈乐的“中之人”因薪资待遇等问题离开,而“珈乐”这一虚拟偶像形象也终止直播和日常活动,进入一时间的“休眠”状态。粉丝、“中之人”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一度暴露在大众视野。
A-SOUL是乐华娱乐与字节跳动共同推出的虚拟女子偶像团体,2020年11月正式出道,共有五名成员。A-SOUL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觑,更有报道指出收入第一的“珈乐”单月进账214万元。不过,与虚拟主播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珈乐”形象下的“中之人”待遇——有自称相关工作人员的网友称,A-SOUL背后真实成员底薪为7000元/月,涨薪后为11000元/月,另外加直播收入的1%作为提成。该网友还举例说明直播时粉丝刷一个价值138元的舰长,分到真实成员手中的只有0.69元。
一方面是收入少,另一方面是工作时长的压榨。有网友找到疑似珈乐“中之人”本人的社交账号中曾写道,自己每天的下班时间在凌晨3、4点,没有休息日,同时还伴有胸椎扭伤、失声、失聪等职业性疾病。
合同订立选择权不在“中之人”
从A-soul背后的“中之人”成员收入结构及人身依附性上看,该合同更接近劳动合同而非经纪合同。众所周知,与真人主播签署经纪合同成为行业主流,且在相关条款设计上已较为成熟。为何切换到虚拟主播场景,对于顶级公司推出的顶级虚拟偶像团体,公司与“中之人”签署的却更像是劳动合同。
汪辉是一名动作捕捉演员“中之人”。动作捕捉是一种通过记录演员的身体动作,将其转化为数字数据的技术。在虚拟偶像产业里,“中之人”的作用就在于利用动捕技术,将自己身体的数据和信息与网络连接,通过身体的感知数据与客观位置数据,补充网络缺失的信息,增强与观众/粉丝的情感联结。表演专业毕业的汪辉,曾跟随自己追梦的心进过剧组拍戏,但是经过几年“跑龙套”的时光,他猛然发现,演员这条路对于没有资源扶持的普通人而言是那么难走。偶然一次机会,他得知上海有家公司在招聘动作捕捉演员,兴趣驱动下他前往应聘。“虽然不露脸,但是可以尽情沉浸在自己的表演里,而且演的都是主角!”汪辉难掩激动,“这种体验让我觉得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
“中之人”对于签署何种性质的合同是否拥有选择权?采访汪辉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中之人”与MCN公司间签署的合同性质既有可能是劳动合同,也有可能是经纪合同,其中,签署经纪合同的占绝大多数。并且,签署何种类型合同的选择权,通常不在“中之人”自己的手上。“对于签劳动合同的‘中之人’,我们是按照基础薪资+项目提成的方式支付报酬,也会给缴社保,保障方面都比较齐全。”一位传媒公司合伙人介绍说,“签经纪合同的‘中之人’一般流动性会高一点,我们是按照项目和拍摄内容来选人,报酬也是根据项目周期及时结算。”记者了解到,该传媒公司旗下的动捕演员“中之人”总计数百人,签署劳动合同的不到十分之一,其余都是以经纪合同为主。
不露脸的“中之人”也有“花期”
虽说隐匿在虚拟人物的背后,但“中之人”肩上负担的责任不容小觑。如,在动作捕捉的过程中,动捕演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运动能力,更要有戏剧表演的功底,以确保所呈现的动作更加生动、形象。即使时至今日光学动捕技术已经在许多行业有了大量运用,但动捕演员的工作依旧堪称一个“体力活”。
有的动捕演员曾有多年的武术基础,成为动捕演员之后,仍然需要在一天中重复大量、不同的高难度武术动作。“因为动捕拍摄和影视作品差不多,有时候会在某一阶段集中拍摄某一个人,所以演员平时需要不间断地训练,以确保能够完成每一次的拍摄任务。”动捕演员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的训练,一方面能保证身体机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为高强度的体力输出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十几个小时的高压拍摄。
“由于拍摄时间长,动作也需要做得很到位,这行基本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汪辉介绍,“所以绝大部分演员的年龄在20岁-30岁,再大的话可能一方面自己也吃不消,另一方面市场也不会再选择你了。”再加上这行业在大部份人眼中缺乏稳定性,所以许多动捕演员在而立之年后会选择转型或者转行,不再充当虚拟人物的“中之人”。
另一方面,有动捕演员提到,相较国内而言,国外对动捕演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会肢体动作要求,面部表情也有较高的要求。而国内的动作捕演员的门槛相对较低,因为面部表情捕捉方面的技术还未特别普及,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在业界“圈内”,作为“中之人”的动捕演员受到的重视和尊重程度不及传统影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