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3000个“国家的孩子”与“草原母亲”的传奇故事,这部上海精品电视剧3月11日再播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1-03-10 18:01

摘要: 讲述了内蒙和上海人民虽相隔万里,但永远“心贴心”的大爱无疆。

剧本从上海孵化、故事从上海开始,由上影集团出品的电视剧《国家孩子》,真实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3000多名来自江浙沪皖孤儿的故事。3月11日起,这部曾感动了无数观众的电视剧将在上海率先重播,带领观众回忆三千个“国家的孩子”与“草原母亲”的那段传奇。


一声声“额吉”“阿爸”


电视剧《国家孩子》剧本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因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江南地区的大批弃婴被无力抚养孩子的父母们送到上海的保育院,使整个上海都面临巨大的救助压力。党中央对此情况高度重视,经周恩来总理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商议,由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同志操办,将江南的部分孤儿送到内蒙古交给牧民抚养。


内蒙古自治区为此做了周密安排,调集了丰富的物资,牧民们向孩子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而这些来到内蒙古的孩子被称作“国家的孩子”。据统计,1960年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3000多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孤儿。其中,共1800余名上海孤儿分批移入内蒙古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收养。至此,一声声“额吉”“阿爸”成为草原上响彻天际的温暖之音。


3000多名“国家孩子”的群像人生


该剧以小忠(朝鲁)、小鱼(通嘎拉嘎)、谢若水和黄小仙(阿藤花)这四个由同一趟火车运到草原的上海孤儿为起点,讲述了他们从黄浦江到大草原这半生的命运,1960年,他们8、9岁时到达内蒙古,草原人民亲自将这些孩子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群水土不服的孩子们,在这些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阿爸和额吉之后,他们被照顾着茁壮成长,有着自己的热爱和梦想,尽管过程中困难重重,但草原上的阿爸和额吉也永远都在他们背后支持着他们,看着他们逐渐成长为草原上的雄鹰展翅飞翔,直到他们扎根于此、子孙满堂。


剧中的乌兰其其格则是改变这些孩子命运的关键人物,她经过培训成为去上海接“国家孩子”的首批人员,也开启了这些孤儿在大草原上的“重生”,其原型即是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草原母亲”都贵玛。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也是“上海出品”电视剧的精品力作,其尊重历史、观照现实、厚重感人,虽是一个个典型人物故事,但反映的却是3000多名“国家孩子”的群像人生,以及草原父母们比天空更宽、草原更广的爱和责任,展现出草原大地上牧民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历程,草原上的民兵连、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等等都在节目中得到充分体现,其背后所承载的是党和国家的谆谆嘱托、内蒙人民的无私奉献以及56个民族大家庭的真情温暖。


真正走进观众心里


《国家孩子》制作班底阵容强大,由导演巴特尔担任总导演,获得“白玉兰”最受媒体关注奖的柳桦任编剧,创作出《向天再借五百年》等多个经典作品的金牌作曲人张宏光及作词人樊孝斌也参与了本剧主题曲的创作。《国家孩子》由实力演员傅程鹏、杨舒、徐洪浩、王梓桐领衔主演,熊睿玲、卢勇、霍尔查、赵思源、刘小锋联合主演。该剧于2019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


“作为演员,我深受大家照顾和厚爱,自己应有一份社会责任感,把更多好的作品传达给观众。做《国家孩子》这部剧,希望能够站在不一样的角度,把想传递的情感最大化表达出来,打造一部影视精品奉献给观众。”出品人刘小锋表示,希望通过这样优秀的主创班底,能够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里,赢得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


《国家孩子》通过平实而真挚地叙述,带领观众重温新中国历史上这一值得永远铭记的事件,感受到内蒙和上海人民虽相隔万里,但却永远“心贴心”的大爱无疆,歌颂了民族大爱、国家关怀和个人奋斗,传递着对初心使命、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唱响了一曲辽阔草原的真情颂歌。也进一步启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怀揣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嘱托、肩负时代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奋勇向前。


该剧将于3月11日起每天中午12:30在东方卫视率先重播。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杨幂张彬彬致敬国安战士热血忠诚,...

官宣!杨幂张彬彬致敬国安战士热血...

付辛博穿越火线致敬“最可爱的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