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式科普古典音乐、带着观众“云旅行”……钢琴家左章带来诗意的《旅行岁月》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1-03-13 19:36

摘要: 在李斯特诞辰210周年之际,左章特别选择了这部作品致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因为疫情无法远行的日子里,该如何诗意地拥有一段《旅行岁月》?3月12日晚,青年钢琴家左章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如约带来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常年在海内外巡演的左章,对旅行与演奏的关系有着特别的感悟,2021年又恰逢李斯特诞辰210周年,左章便选择以《旅行岁月》致敬这位伟大作曲家。演出前两小时,劳动报记者在东艺后台专访了左章。



音乐会上亲自讲解:勋伯格是100年前的特斯拉


演出当晚,左章一身干练西装、一双细高跟鞋,在表演了两首轻快明亮的钢琴小品后,令观众感到惊喜的是,她快步走向后台拿出话筒,介绍起了曲目由来以及背景故事。这种由演奏家亲自进行曲目讲解的形式,在音乐会上鲜少出现。


“今天我要打破传统,为什么?因为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些是第一次来听钢琴音乐会,甚至可能是第一次来听古典音乐会,所以我不想让你们觉得古典音乐会是沉闷无聊的,”她坦诚,“我非常珍惜观众们,为了感谢你们花钱买票,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告诉你们接下来我弹的是什么东西。”


左章告诉记者,自己本来计划参与节目册的文案撰写,但后来她决定用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与观众面对面交谈,从而更好地进行古典音乐普及。比起节目册上严谨、学术性稍强的介绍资料,左章在现场轻松幽默的讲解成功逗笑了不少观众:她自嘲曾因曲目太晦涩难懂,被朋友误以为是隔壁在装修,而作曲家勋伯格技法创新之伟大,相当于100年前古典音乐界的特斯拉……她最后还安慰现场观众:“如果你觉得实在太难听了,没关系,这10分钟很快就会过去的。”



《旅行岁月》组曲致敬李斯特,带着观众“云旅行”


关于旅行,“钢琴之王”李斯特曾给出过自己的定义。他说,旅行是“一个不属于任何地方的流浪者,却在寻找一个所属的地方。”他在旅行途中创作的钢琴曲集《旅行岁月》充分展现了他的旅行点滴,而这部作品的创作伴随了李斯特的一生,因此也恰到好处地映射出了李斯特一生。


在李斯特诞辰210周年之际,左章特别选择了这部作品致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她从曲集里选取了四首作品,包括《奥伯曼山谷》、《致艾斯特庄园的柏树》、《艾斯特庄园的喷泉》,以及《威尼斯与拿波里·塔兰泰拉舞曲》。它们的创作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展现了李斯特二十多岁与六十岁时截然不同的创作状态。与李斯特其他作品那样的张扬炫技不同,这些作品更多地展现出他沉思的一面,充满浪漫主义人文哲思,具有恬淡的诗意。


作为一位游历各国并举办音乐会的钢琴家,左章对旅行与演奏的关系也有着自己感悟,在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无法远行的日子里,在黑白键盘间来抒怀与纪念便变得格外重要。“其实每个音乐演奏家都有这样一个课题,我们一直在奔波在路上,也有着自己的旅行岁月,但即使是在210年以后,演奏家们仍在继承着这位伟大作曲家的旅行,是很有意义的事。”她说,“更诗意的是,谁能料到因为疫情,我还能通过音乐带领观众实现一场‘云旅行’,实现了大家想要旅游的梦想。”


本图摄影/叶辰亮


琉森音乐节曲目抢先听!特别设计“疯狂”主题


早前,左章受到琉森音乐节的邀请,设计一套符合今年“疯狂”主题的曲目。她选择了斯卡拉蒂、勋伯格的作品,以及拉威尔的《夜之幽灵》。她找到了这些曲目与李斯特《旅行岁月》的深层联系,并把其中部分选曲融入到了《旅行岁月》巡演中。当晚的演出中,观众们幸运地抢先听到今年年底将在琉森音乐节上演的部分曲目。


左章最初选择录制《夜之幽灵》的时候,录音师特意前往纽约城市图书馆找来原版手稿,希望左章能录一版不一样的作品。手稿版与流传至今的版本其实差别不大,但如果熟悉这首作品的人,会觉得手稿版有很多“错音”。再加上拉威尔的学生梅西安等人都否认了这一版本,他们觉得这是拉威尔的失误。


左章却认为,这些所谓“错音”并非拉威尔的失误,因为“拉威尔不是一个会有失误的人。你从他的手稿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洁癖,并且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于是左章仍旧选择录制了手稿版本,留下了一版十分特别的《夜之幽灵》。


“这是一部很伟大的作品,规矩地按照谱子上的指示演奏,作品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大半,个人理解所带来的个人色彩其实是比较少的,但是这也是它很迷人的地方。”左章说,“所以我觉得,难就难在创造那种恐怖氛围、创造意境。比如说第二乐章《绞刑架》,如果我真的能让大家听了毛骨悚然,让大家看到‘尸体在绞刑架上晃’,那我的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了。”

摄 影:唐一泓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尝试皮亚佐拉钢琴版、挑战李斯特最...

能工巧匠匠心打造,艾森巴赫挑选机...

百架钢琴、六手联弹!宋思衡携40...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