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盗版损失60亿元,逾四成作家频繁遭侵权!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发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1-04-26 16:12

摘要: 在遭遇过侵权的创作者中,仅32.1%的创作者有过维权行动。

4月26日,易观分析发布《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288.4亿元,盗版损失规模达60.28亿元,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政府、行业和平台的多方合力下,网络文学行业的版权环境得到了初步净化。


原著引发热潮,盗版平台趁热“吸血”


根据白皮书数据,2020年中国数字娱乐核心产业规模达6835.2亿元,其中网络文学市场规模288.4亿元,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付费和版权运营。


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也给盗版侵权带来可乘之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达60.28亿元,同比2019年上升6.9%,新技术滥用、传播途径杂多和盗版在全产业链实现覆盖是规模上升的主要因素。截至2020年12月,重点盗版平台整体月度活跃用户量达到727.4万,月度人均使用时长接近19小时,月度人均启动次数高达115次。


近年来,随着IP全版权运营持续成熟,“影视放大器”推动网络文学IP快速“破圈”的效应越发显著,原著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放大。今年2月,IP改编剧《赘婿》第一季上线热播,同名原著小说再次引发阅读热潮,盗版平台趁热“捞金”,通过快速上线盗版原著、搜索引流等方式将部分新增读者转化为盗版读者,使热门网络文学作品的盗版现象更加猖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对此表示,网络文学版图现在越来越大,相对来说风险越来越多,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复杂性日益凸显。



仅三成被侵权创作者有过维权行动


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达到2056万人,净增约100万人,作品增长约200万部。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认为,保护版权,就是保护作家的创新力,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源头的驱动力。然而调查发现,网络文学作家频繁遭受侵权的比例高达42%,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原作品、抄袭、未经授权将原作品制作成有声书是最常见的三种类型。


更有甚者,部分盗版平台密切关注知名网络文学作家的新书动态,一旦作家发布新书预告便闻风而动,抢先注册书名,用劣质内容填充,诱导粉丝阅读。类似的盗版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盗版平台则通过流量变现等商业模式获得巨额经济利益,直接造成作家的收入损失,严重打击创作热情,不利于“文化就业”。


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热播剧《锦心似玉》原著作者吱吱表示,网络文学作家需要集中精力进行创作,让作家自己做盗版追溯、举证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在遭遇过侵权的创作者中,仅32.1%的创作者有过维权行动。维权行动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维权成本高、过程复杂和消耗心力。



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相较音乐、游戏难度更大


近几年,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企业持续不断的维权投入下,网络文学行业的版权环境得到了初步净化。以阅文集团为例,2020全年共针对1941本作品提起维权诉讼,在法务侧和版权侧建立了系统的维权流程。


白皮书同时指出,横向对比视频、音乐、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难度更大、形势更严峻:一是新技术让盗版产业链隐蔽化、成熟化趋势越发显著;二是盗版平台积累了大量流量,商业变现依赖搜索引擎、广告代理商等利益相关方,多方利益输送增加了打击难度;三是正版意识在用户市场的全面推广与培育还需要时间。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将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及作品的定义和类型,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在未来将得到更加有效的维护。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对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新《著作权法》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时期背景,以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机制,更有《民法典》施行的新法律背景,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保证了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的基本秩序和基本法律规则”。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020网络文学报告:读者作者都...

网文“新神”崛起,消费群体和付费...

哈利波特遇上孙悟空!上海创设国际...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