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竟然是一块石头?”海派石雕工艺创作的《共产党宣言》,静静躺在展示柜里,逼真度之高,让所有参观者都不禁惊叹。
5月13日起,“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将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开幕,用充满创意和融合互动的展陈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党的光辉历史,与那些党史里的英雄们“对话”。
一柔一刚的《共产党宣言》
由市文联、市委党史研究室、杨浦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的这次展览,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策划,共分为东方破晓、峥嵘岁月、民族脊梁、碧血丹心、换了人间五大板块。
展览所展示的100组/件展品,汇聚了252位艺术家的388件作品,是从征集或邀约的逾万件作品中遴选而来,除历史档案照片和实物外,所有作品均为原创。
走进展馆首先看到的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装置,瞬间激发起观者的热血和斗志。进入第一版块“东方破晓”,表现了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上海为中心,探讨求索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之路。
用绘画、麦秸画、微雕、剪纸、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的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淋漓再现了中国革命的星火初燃,表达了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信仰情怀。
(顾绣制成的《共产党宣言》)
两部《共产党宣言》最为特别,如果没有讲解和作品介绍,很难想象一部由顾绣制成,一部竟然是海派石雕。因为作品别具一格,住在奉贤西渡的民间工艺家肖长培被提前探营的记者团团围住。
他介绍,包括上面的毛笔在内,这其实是一块完整的巏村石,是自己专门去苏州找来的,“我找来一本旧书做参考,把笔调了颜色,区别于纸张,从而有了层次感。”
(石头制成的共产党宣言)
一大会址的镇馆之宝就是一本《共产党宣言》,很多人有印象,那本书籍偏薄,这本“书”却是厚厚一本。“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故意加厚了,更能展现历史的厚重感。”肖长培说。
重现求索“真理”场景
在第一板块的显眼位置,是一幅长10米的巨幅长卷国画——《求索》(高2米、长10米),这件作品是由9位上海青年国画家联合创作,描绘了当时革命青年满怀理想和信念,从黄浦江畔出发赴法寻求真理的“求索”启航场景。
这幅长卷与此次的展览和展览所在地非常契合。展览所在地毛麻仓库位于杨浦滨江起始段,靠近秦皇岛码头,这里正是五四运动前后,为寻找救国图强、改造社会的知识和真理,大批中国青年满怀理想和信念奔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运动的出发地。
1919年3月17日至1920年12月底,共计20批约1600名留法勤工俭学生从黄浦江畔的码头出发,乘船抵达法国,其中包括聂荣臻、葛健豪、向警予、蔡畅、蔡和森、周恩来等,这场轰轰烈烈、席卷全国多省份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重要一页。
一旁,由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领衔创制的大型剪纸长卷《百年征程》(高1米,长10米),以中共一大会址为起始,串起中国五大革命圣地和北京天安门,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完成人民解放的漫漫征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多种艺术手法融合
展览策展人之一、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介绍,“整个展览用了十几种艺术表现手法,国油版雕之外,书法、摄影、装置、麦秆画、剪纸、曲艺表演等各个专业技艺也包括了进来,成为一个综合性跨媒介的展览,也体现了上海市文联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优势与原创精神。
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是毛泽东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名为《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作品,通过评弹、影像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展现这一创作,以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的照片作为背景,把毛泽东亲笔书法作品印在薄纱之上将其立体化,用多重叠映的方式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具象化。观者甚至可以走入作品之中,体会其博大精深之高远意境。
展览中的《义勇军进行曲》乐谱以悬吊黄色飘带形式贯穿全场,飘带上浅浮雕刻乐谱,通过灯光、场景互补的形式组成大型装置作品。
现场通过留声机装置,播放第一批黑胶国歌的音乐声音。有质感的音乐回响与实体情境浑然一体、互相呼应,生动的情境展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反抗外敌的爱国精神。
又一艺术打卡地
此外,现场还有以多种绘画、摄影相融合的形式,或具象、或抽象展现了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张闻天等革命领导人早期在上海的革命生活场景。
(沪上工人运动》群像雕塑)
由雕塑家蒋铁骊创作的《沪上工人运动》雕塑群像,把这一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表达得淋漓尽致,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工人运动集中地,很多工人运动都在上海发生并发展到全国。
《龙华烈士》这个展项由上百个金属框架结构和光控形成通道,当观众进入通道时,近处看见的是烈士的图像姓名、生卒年月,随观者的步伐移动会有明暗变化;地面铺设真实铁链,行走其上,金属碰撞,犹如脚镣之声,象征着革命之路是经过千锤百炼泣血涕泪铺造而成。而路的尽头,是解放的号角,是黑暗散去的光明,是久寒之后的春天。
(《龙华烈士》雕塑)
走出通道,展览进入“换了人间”的尾声版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通过新旧对比、时空转换,陆家嘴、外滩、五大新城和一百张上海市民的笑脸交相辉映。
展馆外,56根线体以放射状的形式覆盖整座楼体,就像闪耀世界的第一缕曙光,展馆内56根柱体如56个民族顶天立地,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中共一大会址》版画)
(《中国一大会议室》微缩工艺)
(《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
(《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
本次展览是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支部生活及艺术观摩的舞台和阵地。展览预告后,已有数千人参观预约。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展览采取全预约观展模式,观众扫码预约进行参观。通过此次展览,拥有百年历史的杨浦滨江将重新焕发新的魅力,成为黄浦江畔又一处集聚艺术魅力的体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