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晚上,“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公益首演,并将赴西宁、果洛、北京等地开启全国公益巡演。这是上海音乐学院党委,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援青办共同打造的上海音乐学院文化支援果洛藏族自治州项目。
演出当天,上海音乐学院和果洛州正式签约,上海音乐学院授权并支持青海省果洛州教育局在西北地区开展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考级活动。
“项目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刘照陆表示:“开展这次主题音乐会全国公益巡演,是发挥文艺引领、思想启迪、寓教于艺术欣赏,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和黄河文化的具体表现,更是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分为“源”“远”“流”“长”四个篇章,内涵丰富、看点十足。原创钢琴与民族器乐组曲《黄河源》拉开音乐会序幕,果洛州民族歌舞团“阿尼玛卿组合”首次亮相,以中西合璧、民族器乐与原生态人声的特色组合,将钢琴和古老神秘的藏族乐器巧妙融合,用天籁之音完美演绎从黄河源头到长江入波澜壮阔的历程。
“阿尼玛卿组合”是果洛州第一支特色室内乐团,2021年在上音专家团队指导下组建。阿尼玛卿组合中使用的民族乐器,包括唯一的西洋乐器钢琴、江南丝竹乐器竹笛、500多年历史的非遗乐器“玛曲牛角琴”、8000年历史的非遗乐器藏族鹰骨笛、上千年历史的非遗乐器德钦弦子、1856年以前就诞生的非遗乐器“龙头琴”,以及一直流传在西藏地区、出现于9世纪的达玛鼓、吉祥海螺、打击乐器“丁夏”、原生态人声等等。
上音专家表示,组合成员每一位都具有卓越的艺术素养,曾获各类奖项,还有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原本都是自弹自唱,单兵作战,而通过组建乐队,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音乐艺术的大门。
今年是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州第11个年头,延续聚焦重点、务求实效的帮扶精神,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下,上海音乐学院与果洛藏族自治州正式签约,授权并支持青海果洛州教育局在西北地区开展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考级活动,以西宁果洛中学为基地,让音乐艺术种子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生根发芽。
“上音除了给予社会艺术考级活动的技术支持外,未来还将结合实际情况在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推进工作,此举将有力推动西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侯立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