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下午,上海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介绍了《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相关情况。
针对“十四五”时期上海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表示,“十三五”时期,上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现在我们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明确提出“到2025年,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新目标。
“十四五”时期,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将围绕新阶段目标,聚焦城市文化功能内涵,包括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魅力、人文气息、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文化吸引力、文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同时,将着重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这可以概括为是《规划》的最大亮点和新的内容。
其中,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性任务,围绕理论、哲学社科、新闻舆论、文艺创作、出版等宣传思想文化核心工作展开。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紧扣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具体特点主要体现在六方面。一是结合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提出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以及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等具体任务,增强市民群众对城市文化的归属和认同。
二是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明确推动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数字化发展思路和举措。三是结合人民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治理能力,努力让市民群众更好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文化治理格局中。
四是结合城市新发展格局,谋划“一轴”(城市文化中轴)、“一带”(黄浦江文化创新带)、苏州河沿岸地区文化功能的总体空间布局;同时,将“五大新城文化品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任务。
五是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提出实施“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文化创意产业聚焦发展战略,明确重点领域,打造面向未来的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独特的城市产业标识和城市名片。
六是结合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着重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