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婧婷携《自言自语》亮相国舞剧场,青孵平台为年轻舞者推倒阻挡创作的“墙”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1-09-06 18:07

摘要: 让青年演艺的新作从排练厅走进剧场,再从小剧场搬进大剧场,整个演艺市场才会生机勃勃,舞蹈创作生态也会越来越繁荣。

继2019年完成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委约作品《冷感人》后,上周末,青年舞者段婧婷带着她最新制作的现代舞《自言自语》再次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这是国舞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委约的又一部“后浪”新作,8位舞者通过三个小作品以舞蹈触摸文学与现实的边界,收获了阵阵掌声。


一部舞蹈新作如何从无到有?青年舞者怎样从排练厅走进剧场?日前,记者独家专访了《自言自语》的制作人、芭蕾演员段婧婷。


灵感来自文学作品,

但并非直白演绎


记者初次见到段婧婷时,《自言自语》正在国舞实验剧场进行演出前的大联排。昏暗的剧场里,两位舞者正在台上走位,一个清亮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灯光再稍微亮一点,不要破坏舞蹈的氛围,但也要照顾到观众的观看体验。”说这话的正是段婧婷。


许多人认识她或许是在2013年的《舞林争霸》中,当时,她和另一位上海舞者朱洁静同台比拼,一静一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遗憾的是,因为一次意外,段婧婷从舞台上摔下受了伤,从那之后,她也从芭蕾舞领舞的位置上退居到了幕后,成立了D.LAB舞蹈实验室,以其他的方式继续着舞蹈事业。此次《自言自语》正是国舞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委约段婧婷和D.LAB舞蹈实验室的作品。



据段婧婷介绍,《自言自语》是由《乌有旅人》《游到海水变蓝》和《审判》三个舞段组成的一部现代舞作品,由徐一鸣、汤婷婷等多位年轻舞者担任编导。巧合的是,三个小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文学作品,但又不是对文学故事的直白演绎。“从爱伦·坡、村上春树到卡夫卡,大家尝试着通过不同的舞蹈触摸文学与现实的边界,这也是整台演出的一大看点。”


像保姆一样全程护航,

舞蹈应带给观众更多思考


段婧婷在其中担任的是制作人的角色。对于这个身份,许多人或许有些陌生,舞蹈制作人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段婧婷半开玩笑地说“就像保姆一样。”这话并非笑谈,事实上,在《自言自语》近两个月的孵化过程中,段婧婷正是那个全程保驾护航的人。


从筛选舞者到为整部作品定基调,再到与剧场、技术团队的协调沟通,都是段婧婷的工作内容,甚至包括舞台灯光的取舍等演出细节,作为制作人的她也随时给予来自第三视角的建议。


段婧婷告诉记者,今年工作室一直在以“自言自语”为主题进行创作。“许多人,尤其是都市人,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一种自言自语的状态,发朋友圈、看抖音,其实也是在以不同的方式与自己对话。好像每个人都生活在蛋壳中,越来越封闭。我们希望通过这三段舞蹈,更真实地反映一种社会现象,从不同地角度讲述自言自语的生活状态,也带给观众更多元的感受和思考。”



记者在排练现场看到,《自言自语》的三个舞段中包含了街舞、芭蕾、现代舞等多个舞种元素,8位舞者有的化身乌鸦,有的仿佛水中之鱼,演出道具虽然简单,但却随处可以看到对现实生活的影射和暗喻。


段婧婷坦言,近年来,舞者在成长,观众也在进步。“从以往大家对现代舞没有概念,到如今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进剧场,不是为了看舞者炫技,而是更加关注作品所传递的思想主题。”这样的转变是整个行业的成熟与蜕变,也是让段婧婷甘心扎根幕后的一大动力。


让新作走进剧场,

比一百场商演更有价值


值得欣喜的是,虽然是年轻编导的新作,但《自言自语》的票房成绩却十分亮眼。国舞剧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演出前两天,所有的票就已基本售罄,这让剧场方面十分惊喜,作为制作人的段婧婷也不住地感慨,“上海的观众一直很有包容心,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演出,大家只要来了都会以欣赏的眼光来看,这对年轻的编导和舞者给予了很大的信心。”



当然,国舞剧场青年孵化平台也是幕后推手之一。从台前转到幕后,段婧婷或许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一个舞蹈新人或一部新作要想从排练厅走上舞台有多艰难,单是资金和场地就挡住了不少年轻创作者前进的路。


青年孵化平台的出现,恰恰为大家推倒了那面墙,“减轻了舞者的很多创作压力,同时让新人新作有机会登上专业的舞台接受观众检阅,这可能比100场商演更值得也更有意义。”


让青年演艺的新作从排练厅走进剧场,再从小剧场搬进大剧场,整个演艺市场才会生机勃勃,舞蹈创作生态也会越来越繁荣。这是国舞剧场的目标,也是段婧婷和无数青年舞者期待的未来。


国舞剧场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35台55场精品剧目齐聚,东艺“...

9金3银4铜!上海残奥选手拼出成...

五台“大戏”47场演出,阿云嘎演...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