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新建改建一批功能特色鲜明、事业产业联动、综合效益显著的都市运动中心,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有何具体计划?9月23日上午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体育局局长徐彬介绍了相关情况。
徐彬表示,都市运动中心是本市“十四五”新提出的支持建设的新型体育设施,都市运动中心本质上是全民健身和相关产业相融合的新兴体育服务的综合体,目的是探索体育与商旅文教等多元化的运营方式来拓展市民身边的健身休闲空间。不管是上海还是各大城市,目前的体育设施比较多的都呈现单一的体育功能。如果是能够把体育和商业、文化、旅游、教育包括会展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以体育为主,其实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对整个健身人群的扩大都是有好处的。
整个“十四五”期间,上海提出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市都市运动中心的全覆盖。在今年5月份市体育局已经印发了关于《推进本市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体的意见》,这里面对都市运动中心的标准、运营管理包括建设都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的意见。我们把都市运动中心分成三类,一类是园区型、一类是商业型或者商区型,还有一类是户外型,对不同类型的都市运动中心,在面积上、开展的运动项目上,包括配套的休闲娱乐文化餐饮健康等元素的齐备性方面也都作出了一些界定。
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上海已经在指导各个区布局各个都市运动中心的选址,包括五个新城的规划里面明确提出每个新城至少要新建一个都市运动中心,并将其分成了三新、四新、五新不同的标准,从五新的角度来讲就要求比较高,除了要具备相应功能外,还要每年能够举办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能够吸引多少的人流和人群。
从体育局来讲,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努力,更好的来拓展市民身边的健身休闲的空间,更好的把体育事业跟体育产业相融合去推进发展。所以我们在“十四五”期间会针对都市运动中心这样一个新型综合体,在加强规划的基础上,要探索、申报、评定、分类指导和典型培育,包括下一步会出台一些支持扶持的政策。
到今年年底,本市首批都市运动中心就应该能够经过认定以后与市民朋友见面,目前嘉定翔立方的园区、宝山的山邻桥体育文化园已经具备了都市运动中心的标准,在运营中实现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