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员动力|从数据库搭建到社交达人,如今的图书馆馆员到底有“多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1-10-07 18:44

摘要: 你也会选择“不躺平”的人生吗?

说起图书馆馆员,你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是浩瀚书海的管理员、还是饱览群书的文化者?事实上,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巨大改变,馆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也在悄然改变。长假期间,劳动报记者探访了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与那里的馆员聊了聊。


早上9点进入图书馆的读者们


选择不“躺平”的读者和图书馆


这是2021年国庆长假里的普通一天。上午不到9点,上海图书馆的门前广场已经排起了几十米的蜿蜒长队。不同于许多人在假期出门旅游或者在家舒服地“躺平”,他们选择了早起赶来图书馆学习。9点钟一到,人群开始在安保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入场,健康码、行程码和预约码一一验证,队伍流动迅速且有序,直至门口排队的人群全部进入馆内,耗时近20分钟。


“来得早的读者,大多是希望能抢到自己心仪的座位。比如窗边的座位、公共走廊旁的座位都很抢手,很多人都有自己心仪的位子。”相较于记者的诧异,上图读者服务中心的馆员储灏早已对此情景不感意外。“我们的读者一直都这么勤奋,平日周末、节假日,甚至春节,都是如此。所以我们每年的大年初一,馆长也会来到馆里,给读者们派发新年礼物。”


上图“最受读者欢迎”的座位之一


这些读者中,有些已经是储灏的老朋友了。“他们有的是为了写论文,有的是为了考研。我觉得大概图书馆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营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杜绝外界一切干扰,让人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而且无论想要什么样的图书资源,都能随手可得。现在座位还没有完全坐满,等到十点钟左右,几乎就已经饱和了。”



小小的创新空间如何包括万象?


2008年大学毕业的储灏,来自师范类院校的化学专业,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他或许会成为一名老师,却阴差阳错进了上海图书馆成为一名馆员。“一来实习的时候就感觉这里的环境特别好,”也说不出具体哪里好,“总之就是氛围好,感觉自己这么多了还像在学校里一样。”


八年前,位于上图三楼一隅的“创·新空间”正式成立,储灏便转岗来此,他的馆员生涯也从此打开了全“新”的一页。“你也可以把这里当作一个阅览室,只不过除了纸质的文献资料之外,我们还有海量的数字资源供读者选择。”他骄傲道。


作为一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上图近年来正经历着逐步从纸质文献为主的图书馆模式,向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并重的复合型图书馆转型,而“创·新空间”正是这个转型过程的一大阵地。


创新空间的面积不大,却因为有了数字化的“加持”而包罗万象。据《上海图书馆数字资源手册》显示,截至2021年,上图共计采集数字资源200余种提供公共服务,其中中文全文电子书近200万种,外文全文电子图书5万多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报刊达4万多种。此外,国内外专利、标准、科技报告、国际学协会出版物、硕博论文、地方志等一批专题数据库也在不断形成规模,成为专业读者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


在这里,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巨大改变,馆员的工作内容也在改变。他们早已不仅仅是人们固有印象中的借还、登记,除了上架数字资源,储灏和同事们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主动与读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把馆藏资源有针对性地推荐给不同读者。


“比如说来了一个设计专业的读者,相关的图书在哪?是在自然科学类还是社会科学类里?WGSN数据库该怎么使用?这些在外面需要花费高昂价格购买的数据库账号,在我们馆内登陆都是免费的。还有很多数据库,则是在自己家中就能远程访问,我们编辑了一本专门的手册,也会向读者介绍加入访问的方式,这样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说起馆内的数据库资源,储灏如数家珍。


麻进的设计作品在上图展出


从普通读者到“半个上图人”


也正得益于曾经的师范类教育背景,在和读者的沟通上,储灏说自己这个“社交达人”总能毫无障碍,不仅能把新读者发展成老读者,还能把老读者发展成半个“上图的人”。装置艺术设计师麻进就是他发展的对象之一。两个人四年前初次相遇时,究竟是谁先发起的交流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是,麻进在储灏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常年“扎根”上图,进行设计创作,完成了不少令人惊叹的作品,如今圈内已是小有名气的设计师。


如今,在创新空间的入口处,有一个“上海图书馆创客作品交流展”,麻进的一座名为《时代核心》的微型装置作品正在这里展出。作品采用了多元立体文字装置的构成方法,3组共12个方块叠加,随着底部平台的缓慢转动,光影会依次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令人惊叹。


去年疫情发生后,上海图书馆宣布暂时闭馆,但馆内的工作并未就此停下。储灏和同事们很快把与读者交流的平台搬到了线上,各种在线讲座火热开展了起来,麻进也作为演讲嘉宾,受邀进行了一场主题分享,效果甚佳。这也“标志着”麻进完成了从普通读者到“半个上图人”的转型。


“自从我们馆引进了这台3D打印机,不但馆员们自己学会了日常维护和修理,读者的生产力也是大大提高,”储灏告诉记者,“那时我们帮麻进的设计打印了好多作品,也给他提供了很多资源,后来他也是为了回馈我们,他给我们的读者做的讲座和展览,都是不收费的。实际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循环,双方都受益者,读者能得到的也就更多。”


偶尔,储灏说自己也有点羡慕像麻进那样的“艺术家式的生活”。麻进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有着普通人仿佛遥不可及的精彩。“比如他们一群人去野外,搭建一个巨大的装置,搭建完成庆祝之后再把它烧掉。看着还是挺羡慕的,因为那是我们这些人没法经历的,我们就只是普通的人,在经历着正常的人生。”储灏感慨了一秒钟。殊不知,正是因为有了图书馆日复一日“普通”与“正常”的存在,才催生出了更多人类文明之花的开放。



摄 影:唐一泓
摄 像:唐一泓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假期!魔都美术...

假期下半场怎么耍?看话剧、听评弹...

连续11小时共舞“云端”!国舞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