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和原国家队队员为何都来上海玩雪?申城冰雪运动氛围倍数增长,年参与人次已达200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1-10-27 13:15

摘要: 上海共有冰场13块,室内滑雪场所34处,冰壶场地3个,共8条冰壶道。

在上海冰雪场馆的模拟机教练中,潜藏着原来的国家队队员;在上海扎根了7年的德国人Henrik,也不再迷恋欧洲的各大雪场……作为一座南方城市,上海冰雪运动氛围,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模拟机让老外“过过瘾”


以“百万市民牵手冰雪,申城逐梦喜迎冬奥”为主题,27日上午,上海迎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东方明珠电视塔下城市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市民冰雪运动爱好者展示参赛宣言。


其中,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外,一开口就惊艳全场,他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道:“在我家乡呢,有很多滑雪场,上海虽然没有雪,但可以借助科技,通过高山滑雪模拟器参加冰雪运动。我爱上海,中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支持北京冬奥,北京冬奥,牛。”




这位老外名叫Henrik,来自德国,是一名已经在上海扎根生活了7年的上海女婿。Henrik表示,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可以明显感觉到周边的朋友和上海市民,都更加渴望体验冰雪项目,“刚才视频里也讲了,上海有很多的高山滑雪模拟机,已经快100台了嘛,也可以满足大家的这种欲望,是普及和推广滑雪项目的方式。当你上瘾了之后,可以去到国内的各大雪场。”


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Henrik充满期待:“我希望可以去现场观看,如果不能,我肯定在电视后面关注。我希望中国运动员像东京奥运会那样出色,在冰雪项目也能取得一些奖牌。”




上到80岁下到3岁半都在滑雪


东方明珠脚下,一些越野滑雪的模拟机让市民们跃跃欲试。看上去极为简单的装备,体验1分钟下来,手臂就会酸痛。现场,在snow51滑雪场馆的教练王垚忠来自辽宁,原本是国家越野滑雪运动队的队员。


王垚忠说,他来上海发展刚刚一年半,刚来的时候,每天场馆里只有两三个人滑雪,但最近一年,冰雪运动在上海发展特别快,他所在的场馆,年龄最小者3岁半,最大的已经80岁。


“感觉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每天客流量基本上都是满的。很多人都会兴趣,他们也经常说,没想到在上海就可以滑雪,不用到别的地方就能滑到雪。”


在我国,吉林、新疆、河北都有非常优质的雪场,教练在雪季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在上海工作,收入会不会受到影响?王垚忠坦言,收入可能会少一点,但自己热爱滑雪运动,也非常乐于把这项运动传递给身边更多的朋友,“我看到了上海滑雪行业快速上升的机会,可以给上海的朋友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学。其实,滑雪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运动,就像穿针一样,精细到你身体很小的力量都要用到。”




全年参与人次猛增到200万


申城逐梦喜迎冬奥,是上海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热情呐喊与深情呼应,也是上海冰雪运动发展的“加油节点”,近年来,上海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发展冰雪运动重要指示精神,并在国家体育总局部署和指导下积极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


2017年上海参加各类冰雪活动(训练)的人数为60多万人次,2018、2019年上海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呈几何倍数增长,即使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了社会生活,但是2020年上海全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仍然增长至200万。


目前,上海已累积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5000多场次,共有120万人次参与。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确定了39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57所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2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名单。




全市开展7个冰雪运动项目


上海共有冰场13块,室内滑雪场所34处,冰壶场地3个,共8条冰壶道,各类冰雪运动场地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全市共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七个冰雪运动项目。


上海是国内唯一一个举办过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城市。还举办过九届短道速滑世界杯、三届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三届上海超级杯。


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会长严家栋介绍,接下来的日子里,上海将根据南方城市的实际情况,继续制定冰雪运动发展政策和规划,加大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冰雪运动项目普及与推广,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在冰雪运动项目开展、赛事举办、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和“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申城冰雪热情待点燃,现有近50个...

黄浦江边越野滑雪,消费券拉动市民...

上艇、网球、电竞和越野滑雪……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