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进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四叶草的老朋友,11月4日中午,上海音乐厅公益品牌项目“音乐午茶”再次亮相新闻中心,在打击乐手敲出的《东方红》旋律中,七天七场音乐会的序幕就此拉开。
西方乐器敲响别样《东方红》
师生和鸣展示年轻音乐人的实力
上海音乐厅“音乐午茶”创办于2012年,至今已经举办了1900余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深受沪上乐迷的喜爱。2018年首次亮相“四叶草”,这方小小的空间就荣膺首届进博会“最美服务窗口”称号。随后两年,音乐午茶也从未间断,今年更是第四次与进博会牵手。
11月4日媒体中心运营首日,“音乐午茶”如期归来。上海师范大学打击乐青年教师荣辰初与自己的学生,以“青春”为主线敲响了首场音乐会的音符。随着颤音琴、手笛、小军鼓的声音响起,耳熟能详的《东方红》的旋律飘向新闻中心各个角落。随后,《我的祖国》《青春舞曲》等中国经典音乐作品也陆续从不同的打击乐器中传出。
朗朗上口的旋律伴着激情昂扬的节奏,瞬间吸引了中外记者的目光,不少人驻足聆听,这也让荣辰初越演越兴奋。她告诉记者,自己是首次在进博会演出,为了突出中国特色,她特意挑选了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国艺术歌曲,将其与西洋打击乐器结合,三首歌既有经典之作,也有少数民族音乐的代表曲目。此外,荣辰初还带来了两首自己原创的作品《逆流·奋进》《和鸣》,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年轻音乐人的创造性。
“中国音乐非常多元,我们有56个民族,5000年的历史,从编钟到今天的打击乐,横跨了几千年,背后是深厚的底蕴和大量的优秀作品,我一直在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包括爵士乐、流行音乐进行对话,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 荣辰初说。
动动手指就能云游申城,
黑科技眼镜里看到申城文化创意
短短一小时的演出很快过去,就在观众意犹未尽时,“音乐午茶”空间突然大变身,工作人员辗转腾挪,黑科技闪亮亮相。原来,这是上海音乐厅今年为进博会全新打造的VR体验区,体验者只需戴上一副特制眼镜,就能云游上海音乐厅以及沪上的各大剧场。
记者在体验后发现,戴上这副VR眼镜后,体验者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上海音乐厅,内外部建筑细节无比清晰,北厅、舞台、海上蓝穹顶、贴金壁画细节等都尽收眼底,观众还可以任意切换白天和黑夜两种模式,或者从空中俯瞰这座91岁古老建筑的全貌。
不仅如此,为了让体验者更好地感受上海的文化氛围,VR眼镜内还装入了上海大剧院、国际舞蹈中心、上海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等沪上文艺剧场,甚至仍在建设中的上海大歌剧院也位列其中,十几个选项让体验者动动手指就能游遍申城。
此外,在VR体验区一侧的屏幕上,还不间断播放着正在上海音乐厅驻场演出的《海上生民乐》及墙体灯光秀的精彩片段。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的系列文创产品也悉数亮相,科技+人文,小小空间里填满了文化创意。
6个月泡出秘制配方,
茶香背后是上海文艺的热情
一年一度的进博会为中外展商和行业伙伴搭建了交流平台,而“音乐午茶”也在午间一小时里悄悄拉近了中外观众和音乐之间的距离,让艺术慢慢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告诉记者,四届进博会,音乐午茶从未缺席,虽然“进博蓝”的空间设计与往年一样,但熟悉的“茶杯”里每年却有不同的配方,而这个配方也是越酿越久。据方靓透露,大半年前,上海音乐厅团队上下就开始筹备本届进博会的相关工作了,邀请艺术家、斟酌演出曲目,一杯茶泡了6个月才有了香醇的味道。
“今年,音乐午茶更加聚焦年轻音乐人和对中国音乐作品的诠释。通过年轻音乐人的演绎,特别是对经典的中国作品的改编,用现代音乐的语言来传递中国文化。”
据悉,从4日开始至进博会闭幕,接下来的每天中午12点半至1点半,都会有沪上青年音乐家带来不同风格的音乐会,观众既能听到手风琴与古典吉他和鸣,也能听到时髦的阿卡贝拉唱响《观刈麦》的诗句,既有爵士钢琴弹奏的别样上海小调,还有民乐古筝与电音共同奏响的新国潮。
“我们希望在这一届进博会上,让大家听到更多中国音乐的声音,也通过‘音乐午茶’的平台和切口,让更多人看到上海的文化面貌,感受到上海文艺的热情。”方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