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下午4时,2022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刚刚结束了循环赛第六轮的比拼,中国组合在面对卫冕冠军加拿大时,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尽管最终6比8惜败,但在场边的张芷源还是看得热血沸腾。
作为中国唯一一位女制冰师,这是张芷源首次服务冬奥会。最近几天,她在忙什么?看着世界顶级运动员在自己制作的冰面上比拼,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4个小时,来自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的张芷源向记者道出了她的冬奥初体验。
冰球是2022北京冬奥会最早开赛的一个项目,自2月2日晚就率先拉开了战幕。但对制冰师来说,张芷源的冬奥之旅其实很早就“开幕”了。因为普通冰壶场地一般七八天就能制好,但作为冬奥赛场,“冰立方”场地的制冰要求更高,耗时也更长。去年10月,张芷源就来到了“冰立方”制作冰壶推广场地,“我们本以为时间绰绰有余,来了之后才知道情况完全不一样。那次,我们几乎每天熬夜,连续工作了几个通宵才顺利完工。”
上个月,张芷源又早早来到了冰立方“报到”,“从17号到现在,一直忙着。赛前主要是制冰,整个场地里一切与冰和壶相关的工作都是我们手动完成的。比赛开始后,每天还需要日常维护,每一场比赛开始前都要修冰、打点、遛壶。”张芷源细数着自己的工作内容,嘴上说着疲惫,却又透着抑制不住的自豪与骄傲。
累是真的累。张芷源告诉记者,为了在每一场比赛前,把赛场维护到最佳状态,她每天早上5点就要准时起床,乘坐班车从酒店赶往冰立方,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结束。而这样的节奏还只是当前混双比赛的状态,等后续团体赛开赛后,工作强度将更大。
如果遇到临时“加班”,晚上12点才结束,回到酒店已经凌晨1点钟了,第二天依然要5点起来,雷打不动。“一天忙下来,身体的确疲惫。”但作为冬奥赛场的幕后人员,张芷源也有着自己的乐趣所在。“能在现场观看冬奥会的冰壶比赛,看着世界各国的顶尖运动员在自己制作的冰面上比拼,那种感受很美妙。特别是亲眼见证中国冰壶队的风采,非常满足,很兴奋。”
目前,冰壶混双赛场,中国队已经完成了四场比赛,四个对手里有旗鼓相当的老牌劲旅,也有世界排名前列的卫冕冠军,但年轻的中国组合均展现出了不错的状态,取得了两胜两负,这也让场边的张芷源信心倍增。
“我自己初学制冰时,就梦想能参与到自己国家举办的冬奥会中,如今,在与冰壶相伴的第12年、成为制冰师的第6年,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希望中国冰壶队也能延续好状态,同样能在家门口实现自己的梦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