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随着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夺冠,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的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已创历史新高,这是中国冰雪的新骄傲。而在赛场外,越来越多的人在观看冬奥会的同时,也正走出家门投入到了冰雪运动当中,郎恩鸽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郎恩鸽带着他参与传递的火炬,来到北京新闻中心,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滑雪故事。
为绿色冬奥卖掉300多只羊
十年前,他的身份还是一个“羊倌”,每天挥舞着鞭子,轰赶300多只羊到海坨山吃草,就是他的生活日常。作为延庆长大的孩子,郎恩鸽似乎习惯了这种每天与羊为伴的平淡生活。
直到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传出,延庆确定成为三大赛区之一。看到小山村里遍地的羊粪和光秃秃的草地,这个“80后”小伙儿突然意识到了,这不是家乡的最佳打开方式。
“我们延庆有三张金名片,长城、世园和冬奥。虽然咱是小老百姓,但绝不能拖家乡后腿。”考虑到生态环境和绿色冬奥的号召,郎恩鸽狠了狠心,毅然把家里的300多只羊全卖了。
要知道,这可是他唯一的收入来源。好在,为冬奥默默付出的郎恩鸽也得到了冬奥会的眷顾。
农村滑雪达人走出国际范儿
看着长城脚下的冬奥氛围日渐浓郁,自小在海坨山旁滑雪长大的郎恩鸽萌生了组建滑雪队的想法。“一开始就是几个发小,大家都是在雪地打滚儿、摔跤、溜冰一起长大的,滑雪是我们儿时共同的回忆。”如今冬奥会来到了家门口,国家又提出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身为延庆人的郎恩鸽更觉得响应号召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2017年,在延庆区张山营镇的支持下,由郎恩鸽担任队长的“海坨农民滑雪队”正式成立。首批18名队员大多数是周边各村的农民,平均雪龄超过10年。
因为自小滑雪,队友们其实都熟知滑雪知识。不过,冬奥会毕竟是世界盛会,为了与国际接轨,在延庆区体育局的帮助下,这些“野路子”的民间滑雪达人开始接受专业滑雪技术培训。从靠着习惯“自由滑”,到逐渐掌握大回转、小回转等高级技巧,海陀农民滑雪队的11名“元老”纷纷拿到了瑞士国家职业滑雪指导员证书。
更让人感动的是,郎恩鸽和队友们取得专业资质后也开始反哺家乡,带动更多人了解冰雪运动。看到小朋友不熟悉相关知识,他们就义务进学校,从认识和穿戴雪具教起;看到初学者对雪场心生怯意,他们就一遍遍示范,一招一式耐心讲解滑雪要领。
在这支农民滑雪队的带领下,如今在延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与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郎恩鸽感叹,“是冬奥会给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仅冰雪运动在群众中愈发普及,我们这些曾经的农家人也在这一历史机遇中实现了华丽变身。”
三亿人参与冰雪,冷项目成热时尚
都说奥运效应,郎恩鸽其实就是北京冬奥效应的生动写照。
2月3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火炬接力来到了延庆世界葡萄博览园。在这里完成最后一棒火炬接力的就是郎恩鸽。面对镜头,他高喊着响亮的口号:“为冬奥会加油,为冬奥会喝彩,一起向未来!”那一刻,谁能想到,这个“80后”小伙几年前还只是一个放羊郎。如今,他所在的海陀农民滑雪队,已经成为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人上冰雪的最美缩影。
其实,早在申办冬奥会之初,中国就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而在冬奥会开幕前夕,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更多人体会到了冰雪运动的快乐。
更重要的是,在这“三亿人”中,不只有延庆人,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国家战略引导下,冰雪开始打破空间、天气的界限,即使是在南方的艳阳里,也有无数人正在与冰雪牵手。三亿人,这是中国冰雪人数的激增,更助推着一项项“冷运动”从小众竞技到大众时尚生活方式的升级。而这些都将在无形中绘出未来中国冰雪的美好蓝图。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