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冬奥申办成功以来,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冰雪运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了北京冬奥会最大遗产成果。2月17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召开“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专场发布会,介绍了这一承诺兑现背后的情况。
走出中国特色冰雪路
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发展冰雪运动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要通过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来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实现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协调发展。然而,我国冰雪资源南北分布不均,要想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冰雪运动发展之路。
于是,随着“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不同区域开始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形成了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冰雪运动“四季拓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大力推广仿真冰仿真雪等新技术,通过普及旱地冰壶、滑轮等新项目吸引了更多群众接触冰雪运动。
在此情况下, 冰雪运动的参与人群从小众走向大众,参与空间从地区走向全国,参与时间从冬季变为全年,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实现全国覆盖。各地蓬勃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成为“健康中国”亮丽风景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和目标也一步步转化为现实。
青少年是重点人群
涂晓东强调,青少年是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宏伟目标的重点人群。近年来,体育系统在青少年中推动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比如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北京2022年东奥委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让更多青少年能够参与冰雪运动。再如组织开展百城千校“爱冰雪、迎冬奥”全国青少年主题推广活动,制定冰雪项目技能等级标准,开展“冰雪知识微课堂”“滑向2022线上接力赛”等科普作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冰雪运动知识,宣传冰雪项目文化。
同时,还在全国遴选了冰雪运动特色校2062所,将冰雪运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开展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提高冰雪运动在校园中的普及程度。
此外,丰富赛事活动也在激发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比如举办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冬令营、世界雪日等活动,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冰雪项目U系列赛事、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等,推动和引导各地开展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夏(冬)令营、冰上亲子、冰上龙舟、雪地足球等活动。
为世界提供中国实践、中国方案
不久前,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公布。数据显示,从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已经实现,这是北京冬奥会最大的遗产成果。
而随着冬奥会的开幕,群众热情更加高涨。冰雪运动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进厂矿、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全民支持冬奥的热情水涨船高。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自2021年11月以来,全国各地共举办线上线下与冬奥相关的群众性赛事活动近3000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
涂晓东表示,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是北京冬奥会给予全球冬季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遗产,可以说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第一块“金牌”。对于世界来讲,“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显著地壮大了冰雪运动参与人群,为全球冰雪运动、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其他冰雪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创新性地发展冰雪运动、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实践、中国方案。
(图片来源:新华社、北京新闻中心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