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体达人|中文、日语、英语外加方言坐诊,这位生殖科医生的“语言超能力”如何炼成?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2-03-20 20:15

摘要: 通过一段段平凡而又精彩的职工故事,展现他们对生活、对工作的热爱与真诚,展现新时代职工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英语、日语、普通话、上海话,甚至还有江苏方言、安徽方言……作为一名上海医生,能自如地切换使用多语种坐诊,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究竟有多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董曦,用一段不到30秒的视频回答了这个问题。随后这则视频火遍全网,并登上了微博热搜。


“语言技能拉满,太牛了!”“结棍!”“上海三甲医院的医生都是学霸吗?”让围观群众们啧啧称奇的同时,更对视频中的这位看起来目光锐利、短发飒爽的女医生产生了极大兴趣:这样的语言“超能力”是如何锻炼出来的?劳动报记者对董曦进行了专访。


董曦留学期间照片


当“话痨”练就多重外语技能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一股“留学潮”,刚从上海医科大毕业的董曦也动了心,成长于医生世家的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完成深造后再回国行医。抱着这样简单的念头,连五十音都没学完的董曦便起身前往日本,读了2年语言学校加3年硕士学业,期间还结婚并生下2个孩子,可谓“高效”。


“刚到日本的时候,真是一句话也听不懂。但我有一个优点就是胆子大,敢说!无论说得好不好,我都特别喜欢表达,有时候都怕人家觉得我是个话痨。”董曦笑道。


为了尽快提高语言技能,董曦一边攻读学位一边在六本木的一家高级餐厅打工,无论是看电视报刊、坐在电车上“偷听”别的乘客说话,还是在店里与客人沟通,或向其他当地服务员请教,她总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练习听力口语的机会,有空时就拿起单词本背。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店里来了一位名叫欧阳菲菲的中国台湾明星,她先和我用日语交流,我用中文和她说话,她就朝我看了看,惊喜地说,哎呀你的国语说得好好呀!”说起这段经历,董曦哈哈大笑起来。


枯燥繁重的五年留学生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和积累中度过,董曦的日语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她的兼职内容从一名餐厅服务生,变成了日本一些金融、建筑公司的中文翻译。这也让她在医学之外,又有了其它领域的涉猎和补充。


自然,打小就对语言充满兴趣的董曦,也不会轻易“放过”别的语种。1998年她被公费派往美国学习IVF(人工受孕)技术,她又按照“多听、多讲、多学”的思路,开启了对专业英语近乎疯狂的“练级”,以至于“到了美国第三个星期的时候,我连在梦里说的都是英语了!”


董曦(左二)和朋友参加马拉松


再好的语言技能,都是为沟通服务


作为医生的董曦,笑说自己仍然是个“话痨”。她接诊过的病人不计其数,行医治病的同时,也顺便给她脑中的“语言库”提供了更多“数据”。病人刚坐下没聊几句,她总是能听出对方来自哪里,再回上几句对方的家乡话,医患之间的关系瞬间就拉近不少。


“不少病人从外地赶来上海求医,难免会有点紧张或不自在,所以我都会尽量多说话。比如有时遇到安徽来的病人,我说上几句方言,告诉他我的祖籍也在安徽,是你的家乡人,对方的眼神会立刻亮起来,也会很信赖我,再加上耐心分析病情、讲解治疗方案,病人很快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董曦还告诉劳动报记者,生殖科医生与其他科室不同的地方在于,别的科室职责是“治病救人”,而生殖科医生的职责则更偏向于“治病造人”。不少夫妻怀揣着巨大的希望来到这里,想要通过医学手段获得健康的宝宝,但个中过程十分艰难,时长也并非人为能够决定,因此,医生需要全面了解病人的想法,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感,才更有利于接下来的治疗。


语言的优势恰就在此时得以体现:有次来了一对跨国夫妻,妻子是中国人,董曦在和对方交流时,发现对方的日本丈夫很紧张,因为听不懂中文,急得一直在拍妻子大腿。董曦见状,立刻切换为日语模式,这下丈夫马上开心起来,妻子又急了——原来她虽然能和丈夫用日常日语交流,却听不懂复杂的医学术语。此时,丈夫自豪地又拍了拍妻子的腿说:“没关系,我都听懂了,回去后我和你解释!”


“我们学习语言,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与不同的人顺畅交流。再好的语言技能,都是为了沟通而服务的。”董曦说,他们那里有一个特殊的代称,也是所有医患的共同愿望——毕业。只要受孕成功并满三个月,病人就可以顺利从生殖科“毕业”,转往产科了。


从业20年,董曦谦虚地说,自己总算在交流上做到了游刃有余,并且“零投诉零差评”。令她自豪的是,在中山医院生殖中心,总有吃不完的喜糖、开不败的鲜花,那是已经“毕业”的准妈妈们送来的。“所以我总说,我们生殖科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爱的地方。”董曦感慨道。



当“网红医生”打开了新“副本”


去年9月,刚玩抖音不久的董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传了一段自己坐诊的视频,没想到从此一炮而红,成了一名“网红医生”。令她更没想到的是,视频发出后居然产生了那么大的效应,以至于不少患者来就诊的第一话就是:“我是看了你的视频来的!”


“出圈”后,董曦开始思考:在短视频当道的时代,正儿八经的医学科普未免让人觉得太说教且枯燥,怎么样才能将内容做得更通俗有趣呢?她决定学习另一种新的语言——网络语言,尝试在新的平台上,分享自己坐诊、科普、健身、录制节目,将科学的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传递给更多人。


“以往我们只能对着来就诊的病人讲,来一个讲一个。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个平台,传播量倍增,并且可以随时与大家零距离互动。看了我的视频再来就诊的病人,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也会更高。”


最近,董曦又有一个视频火上了热门:一位年轻患者坚称自己已经来了月经,没有怀孕迹象,不愿意进行抽血检查。董曦凭借多年经验,坚持劝说对方去化验,最后确诊为宫外孕。“还好及早发现,不然死胎长时间留在腹中,可能会危及生命。”董曦说。视频发出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学到了!”


线上,这条视频的评论量一路攀升至2.3万,播放量近450万;线下,又有两位病人找到董曦,说自己也患有宫外孕,如果不是因为看到这条视频,甚至不会想到要去医院。“这一刻真的非常欣慰,播放量对我来说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通过这条视频,可以帮助一些人从根源上把可能存在的错误拉回来。”


抖音上“董曦医生”的账号,创立不到半年,董曦已经收获近17万粉丝。她的“网络语言”技能,正在像多年前留学时一样,正在火速“练级”中。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工文体达人|随时随地记录生活,...

视频|职工达人向你发起挑战!你知...

职工文体达人|8小时之外爱上演戏...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