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运动的方式过节,或许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6月3日是端午节,也是上海本轮疫情以来徐家汇体育公园恢复对公众开放的首日,在居家隔离了一段时间后,喜欢踢球的部分小伙伴带着大包小包重返运动场。但因为长时间没有户外运动,大家普遍反应身体尚未恢复状态,踢了十几分钟就感觉直喘。
越是在家看球,越是盼望回到球场
在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之后,部分健身爱好者热切盼望着早日重返运动场。据记者了解,目前市中心已经有部分户外运动场地有序对外开放。比如,6月1日起,东方体育中心和仙霞网球中心的室外网球场对外开放;6月3日,徐家汇体育公园室外足球场也恢复对公众开放。
某运动品牌的足球队原本就是徐家汇体育公园室外足球场的常客。听说球场对外开放,他们第一时间预订了6月3日下午1时开放的第一场7人制场地。12点30分许,球队成员就陆续背着大包小包上海游泳馆地铁站,既是为了运动,也是为了久别后的一次小聚,大家戴好口罩,一边聊聊家常,一边等待其他成员。
在球队成员全部抵达后,大家根据球场防疫要求,测体温、扫描场所码,有序进入场地。球队队长张强介绍,之前每周四是球队的固定踢球时间,每次2个小时。因为这次已经有2个多月没踢球了,所以订了3个小时。
“憋了2个多月了,大家每天都在想什么时候能重回球场。本来以为还会等好久才能踢上球,没想到6月初就能来,很激动。”张强说,之前在家那段时间,国外的精彩赛事不断,“英超利物浦和曼城争冠,还有欧冠决赛,我们都在家通宵看球,但越看越憋得慌。”
双手叉腰喘得厉害,体能是个大问题
当天天气不错,气温不高,天气多云,伴着旁边依然在整修的上海体育场,一群小伙子在绿茵场上快乐奔跑。虽然节奏和以往不能比,更像是“养生球”,但仅仅跑了20多分钟,在爱思唯尔工作的数据分析师俞江涛就已经满头大汗,双手叉腰,喘着气走下场地休息。
“已经有将近90天了没有这样对抗性的运动了吧,非常喘。”俞江涛说,虽然之前在家会跑跑步,但突然重回绿茵场,还是不能尽快找回状态,“我长时间坐办公室,很需要一些户外运动。我感觉,还需要两个星期,再多踢几场球,才能把运动的状态召回来。”
队长张强则表示,前几天外出遛狗,在外面小跑了100米就喘得不行,“但无论如何,能够重新回来踢球,非常的开心。前几天,等到能出小区的时候,我在公园里走走,看到有小朋友跟爸爸踢球,就问能不能加入,踢几脚也很开心。”
要充足热身避免受伤,6日起更多场地有序开放
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公共体育部经理任波介绍,根据本市相关防疫要求,公司制定了复工复产办法。目前,徐家汇体育公园开放七人制足球场1片,五人制足球场1片。室外足球场的开放时间较平常有所缩短,周末及节假日开放时间为上午10点到晚上8点;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开放时间为中午12点到晚上8点。
“我们是2日下午上线小程序接受预订,大家热情很高,目前七人制的场地在端午小长假已经全部满档,五人制场地还有部分时间段可以预订。”任波说,“我们也热切盼望着,随着疫情形势全面好转,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大家可以重返运动场,场地可以重新满负荷地运转起来。”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所有进入徐家汇体育公园室外足球场地锻炼的市民以及工作人员均需严格采取查验流程,在开放场地入口处,所有人员均须佩戴口罩,进场时自觉扫描“场所码”并配合测温,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有序入场。五人制每片场地不超过11人,七人制每片场地不超过15人,2片场地每个时段接待总人数不超过26人。市民需事先使用“久事体育场馆”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制预约。室外足球场将合理控制客流量,并在间隔期进行消毒清洁。
任波本人也是一位体育爱好者,也很喜欢踢球。他说,前一天晚上,他稍微踢了一下,感觉大腿部位也不是很适应,希望大家在运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运动完做好拉伸动作,避免过于剧烈地运动,循序渐进地找回运动状态。
据记者了解,6月6日起,全市范围内会有更多运动场地恢复对外开放,也希望运动爱好者可以重返运动员,挥汗如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也能够以增强体质的方式有效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