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体育产业遇挫、中小微企业尤甚,但也呈现新趋势新机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2-06-15 17:51

摘要: 体育产业会走向何方?黄海燕在公开课上提到了七个新趋势。

日前,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MBA/MTA招生宣讲会在云端顺利举办。在宣讲会特设的名师公开课环节,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名师黄海燕教授带来了题为《疫情下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的主题演讲,从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体育产业在疫情下的创新探索、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等三个方面分享了他的思考,可谓干货满满。


赛事受创,场馆运营难


“未来3到5年,全球体育市场的增长率将从2019年的8%要放缓到3.3%。” 公开课伊始,黄海燕教授就以普华永道在疫情之初的一组预测数据道出了形势的严峻。



黄海燕表示,三年来,受疫情之困最严重的莫过于体育产业的两大核心。一是赛事,即竞赛表演业。以久事体育为例,无论是F1还是网球大师赛,都已停摆了三年之久。马拉松方面,2021年包括上马、北马在内的各大赛事也几乎全部取消。“赛事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它带动了体育资源的流动。疫情下,体育赛事被迫停摆、取消、易地,对相关企业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黄海燕说。



其次,线下体育健身场馆经营也面临较大困难。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的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近65%的场馆从业单位出现经营困难,甚至面临倒闭,84%的场馆经营收入比2019年有明显减少。上海三体云动数据中心也对健身休闲业做了大数据跟踪,报告同样显示,疫情期间,健身休闲业营收下降明显。


相关业态受冲击,体育企业的生存也随之陷入困境,中小微企业的辛酸。“现金流是他们的生命保障,现在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黄海燕说。


好在,上海市体育局已于近日出台了十项举措,将拿出一亿元财政经费助企纾困。


数字体育、智能健身逆势上扬


与此同时,相较于疫情初期的“瘫痪”状态,如今的体育行业也在积极学习如何在疫情下生存,并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探索。


首先,数字体育发展步入快车道。黄海燕表示,数字体育主要包含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活三个领域。此次疫情倒逼着政府加速推进数字化治理,上海已经在赛事等相关领域开展数字化治理的尝试;而上海企业每步科技,近年来则在赛事的数字化运营、场馆数字化的管理,大健康的数字化服务、消费配送的数字化等诸多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探索;此外,老百姓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也开始往数字化方向转变,这些变化都将对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智能健身行业向专业化、个性化发展。比如疫情三年来,著名健身企业乐刻就逆势上扬,门店数不断增加,营收也出现大幅度增长。黄海燕预测,智能健身、居家健身、私教等专业化、个性化的健身服务,极有可能在未来迎来爆发性增长。


第三, 户外运动成为生活新潮流。生产帐篷、户外装备的浙江企业牧高笛,其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就达到了3个多亿,同比增长56%,净利润增长73%。黄海燕表示,上海体院早在2016年就开始关注露营,并在研究中发现,露营是单次消费最高的一种业态。


“它围绕着上下游的产业链很长,而且作为户外运动的一种细分类别,露营与其他户外运动的关联度又很强。它现在的蓬勃发展,可能有疫情倒逼的原因,但长远来看,中国的露营产业一定会不断壮大。”黄海燕说。


(首席体育官提供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已建成40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上海市体育局出台10项措施助力体...

体育健身人才发展走向何方?网红、...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