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挪档期练内功,复演防疫两不误!上海音乐厅“超能场务”让观众安心“回家”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07-06 11:01

摘要: 在剧场人心里,复演的准备工作从演出停摆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

拥有92年历史的上海音乐厅,对申城市民来说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它被亲切地称为“城市音乐客厅”,是魔都人忙碌生活里的一片心灵栖息地。7月8日,这座沉寂数月的艺术殿堂将再次开门迎客。重启之后看什么?观演安全如何保障?对于市民关心的系列问题,上海音乐厅场务部员工早已变身“超能战士“,做足了准备重振舞台。


腾挪档期练内功,服务不掉线


“近年来,上海音乐厅全面开花,全年活动不断,来这里的市民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可是因为疫情,一张一张不停卖票的盛况,突然就变成了一场一场演出的延期。”谈起过去三个月的心情,上海音乐厅场务部主任李若思的心里,依然有些不是滋味,这是她14年职业生涯里从未有过的体验。


自2008年进入上海音乐厅,在李若思的记忆里,除了剧场修缮,音乐厅从来没有跟观众阔别这么久。不过,线下演出的独特魅力让她的失落感很快消散,“音乐厅的现场是不可替代的,疫情总会过去的,观众总会回来。”



坚定了信心后,李若思开始带领团队上下积极修炼内功。李若思告诉记者,场务部的工作主要包含两大块,场地经营和剧场服务。在场地经营方面,疫情期间更多是做好案头工作,梳理取消或延期的活动,与主办方保持沟通,及时调配腾挪档期,尽量争取疫情后更多项目的落地。


其次,在剧场服务方面,她也反复斟酌着如何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里不让服务掉线。于是,居家的3个月里,场务部开始定期安排各类培训考核,比如服务技能、艺术鉴赏、上海音乐厅历史寻踪等,通过文化浸润让团魂不散。


复演防疫两手抓,让观众安心“回家”


大约一个月前,剧场工作人员开始陆续返岗,场务部也开始加速推进复演进程。让李若思欣慰的是,经过统计,目前为止,上海音乐厅在停摆期间取消的大部分演出,基本都能够在今年下半年延期举办,这将大大丰富剧场复演后的节目内容储备。


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结合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上海音乐厅又指定了自己专属的疫情防控管理方案,从剧场管理、人员管理到演出管理、特殊情况处置等,明确并规范了各个环节的执行标准,帮助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与此同时,李若思领衔场务部对音乐厅各个服务区展开巡查整理:盘点物资,备足防疫用品;做好安全台卡、提示立牌;海上蓝穹顶之下,熟悉的观众席也根据上座率要求早早调整好了座位分布。


此外,从数字音乐会到剧场参观,所有耳机均配备了一次性耳套;针对不同年龄观众的不同型号口罩也悄然到位;原本就十分规范的礼宾服务手势进一步升级到了3.0版,诸多细节让市民观众再度走进上海音乐厅多了一份“回家”的温暖与安心。


创新步履不停,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


的确,停摆这么久,上海音乐厅能够在第一时间恢复开放,不是短短几天的“急行军”准备就可以实现的。用李若思的话说,在剧场人心里,复演的准备工作从演出停摆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



更重要的是,多年来,上海音乐厅逐步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的“超能”场务队伍,即使面对剧场停摆多久、演出何时恢复都无法预知的情况,他们依然能像运动员一样,工作状态和技能始终保持在线。


而在重逢之后,上海音乐厅还将带来更多“小惊喜”。据李若思透露,去年上海音乐厅的王牌活动预约参观,就在这段演出“空窗期”里悄悄升级。从提升预约便捷度到开发新内容,更多关于音乐厅的历史故事,正在扩充到剧场参观的讲解之中。


“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我们希望带给观众更多关于上海音乐厅的美好回忆。”李若思说。


(上海音乐厅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12小时音乐盛宴,驻场演出、mi...

文商携手助力文化破圈,带来充足创...

围绕音乐原点做好加法!上海音乐厅...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