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在湖南长沙,18岁小伙彭湖就像是穿越而来的“白马银枪少年郎”,他以638分的高考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更在高考前后两次夺得长沙市成年组的拳击挑战赛冠军,以自己踏实、奋进、坚韧的性格,谱写出新时代中国少年“成绩硬,拳头更硬”的豪迈篇章。近日,记者通过电话,与彭湖本人及彭湖的父亲和班主任进行深入采访。
拳击梦是努力学习的动力
从小县城跃入长沙四大名校
彭湖的爸爸是一位老公安,平时很喜欢看拳击格斗类节目。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彭湖逐渐对拳击产生了兴趣。
“他真正喜欢拳击应该是初一的时候,包括奥运冠军邹市明、世界拳王徐灿的比赛,他都很喜欢看。”彭湖的父亲彭岳峰介绍说,2019年,彭湖读初三之时,在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职业拳王比赛之后,向父亲提出想要学习拳击。然而,他们却发现,在老家衡山县找不到专业的拳馆。
“我小学的时候,其实成绩比较差,中等偏下吧。到了初中,成绩慢慢开始好起来。爸爸告诉我,如果想学拳击就要去长沙。”彭湖说,父亲的鼓励成为他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2019年中考,全县拔尖的50多名学生中,最后只有两人考进了长沙“四大名校”,进入湖南师大附中的彭湖是其中之一。父亲也兑现承诺,在学校附近帮他找了一家专业拳馆。
“对于他的爱好,我们没有排斥或反对。”彭岳峰说,因为彭湖那时候正处青春期,如果能够有一项爱好,可能对儿子度过青春期会很有帮助,“从后来的进程来看,打拳对他的帮助很大,非常平静平稳地度过了整个青春期,而不是像有的孩子会叛逆什么的。”
时间精确到“分”去执行
自强自律,极度专注
职业拳击推广人、教练胡劲记得,父子俩3年前来到拳馆时,彭湖还是个“话很少”的高中生,因为预算有限没请教练,他经常独自练习,“没人监督,完全不偷懒,极度专注。”
高中学习生活节奏紧张,三年里,除了把课余时间全部投入训练,彭湖还向学校申请使用武术课训练房,“早上5点40分起床,6点至7点10分训练,中午12点20分下课后迅速到食堂扒拉两口饭,就到体育馆的垫子上睡半个小时,从1点10分训练到两点。”
他把每天的时间精确到“分”去执行,即便高三,彭湖也坚持晚上11点前睡觉,“只要稍放松一点,时间就不够用了,一想到练拳的时间不够,我就会更加投入、专注地去学习。”
而到了周末,彭湖则会前往拳馆,接受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我们也想他,但作为父亲,我一般不表露出来。如果实在想他了,就去长沙那边看看他。”彭岳峰说。
从腼腆少话到重拳出击
他眼中的光永远坚定
起初,彭湖有些担心班主任老师会反对,没敢把练拳的事说出来,但后来,班主任罗毅老师还是听说了。
“我无意中看到他的QQ空间有一条更新,我一看里面怎么有一个打拳的视频,样子和彭湖很像,我就很诧异地问他,那个打拳的孩子是你吗?他说是的老师。”
通过与彭湖之间的深聊以及与彭湖父母的多次沟通,罗毅老师发现,彭湖是真心喜欢拳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高中阶段,成绩可能会有点波动,彭湖也会有这种情况,但总体还是很平稳,打拳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把拳练好,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为了能够平衡学习与打拳的关系,他付出了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努力。彭湖也用三年的时间告诉了我,搞得好体育的孩子同样也能搞得好学习。”
高考前,彭湖毅然参加了长沙拳击挑战赛成人男子60公斤级比赛,并成功获得冠军。17天后,他又稳稳地踏入考场,参加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大考,并且最终以物理类638分的优异成绩为自己的18岁青春开启了新的篇章。高考后,彭湖重返拳台,以打到对手流血的方式KO获胜。这一次,班主任罗毅和部分同学前往现场,第一次亲眼观看了彭湖的比赛。
“他平时很内敛,话不多,很自主,英语高考取得了141分的成绩,他总抱着一本英语字典,很爱钻研,学习习惯很好。”罗毅老师说,但等到自己的学生登上拳台,她却发现,彭湖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到拳击台披上红袍的那一刻很霸气、热血。”
罗毅说,彭湖绝对是班上最踏实、最令老师放心的一个,她从不担心彭湖会惹事,也知道彭湖一旦站上拳台就会拼尽全力、毫不退缩,“我对他的要求只有平安、别受伤。记得有一次练拳击,彭湖因没有带好护齿而被打缺牙,但不到半个小时就处理好回到学校,也就是从那以后,彭湖每次练拳都会很小心的保护自己,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心。”
考入名校仍要“体教融合”
想带动更多人练拳练出好身体
“他从不喝饮料,我们点奶茶,孩子们都很喜欢喝的,炸鸡这些(他)都不吃。”罗毅说,不管是高考出了高分,还是在拳击台两次夺冠,她只知道,学生彭湖依然内敛,依然低调,“我能看到他眼中的光更加坚定。”
高考结束后,彭湖在拳馆旁租了个简易的房间,没有同学聚会、没有毕业旅行,一头扎进只有拳套和沙袋的生活,“早上6点起来跑步,原来一天顶多练一个半小时,现在每天能练四五个小时,特别爽。”
为了能接触到更高水平的拳击指导,彭湖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了北京和上海的高校,“因为这两座城市都有着浓郁的拳击氛围。我不会因为想打拳就放弃学业,成为职业拳手光有自律不够,还得养活自己,我得有几门特别硬的本领。”
彭湖说,他知道职业拳击和格斗选手的不易,为了打职业比赛需要付出更多汗水,克服更多困难。他也体会过为了参赛减重的滋味:饿到脚下发飘,脱水像脱掉一层皮,训练还不能停。“即使这样,我还是想去试一试,闯一闯,就算没有成功,我也不会后悔。”
最近,彭湖开始关注综合格斗,亚洲知名体育IP-ONE冠军赛的明星唐凯是湖南籍选手,8月底将首次挑战世界冠军头衔,彭湖非常期待老乡能获胜,他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尝试更多格斗技能。
在彭湖身上,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这股力量带着他一路走来,付出汗水和努力,直奔目标,不慌不忙,稳稳前进。随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彭湖实现了去北京读书的愿望,距离加入职业拳击战队的梦想也更近了一步。同时,心理学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牌专业之一,即便将来职业道路的发展不够顺利,彭湖也可以闯出另一条职业道路。
“学校里不少家长和同学开始主动找我了解拳击,这项运动高中生、白领、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参与。”彭湖说,8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他希望能够有更多从事拳击、从事体育运动,“能让更多人关注拳击,我很感激。希望更多人通过体育运动受益,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