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出品”接连发力,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10月在沪首演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09-20 22:17

摘要: 疫情虽然对演出市场带来了冲击,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沉下心来打磨精品,加快原创步伐。

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正在精彩上演,9月20日下午,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出品的另一部重磅之作也揭开了神秘面纱。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主创人员通过一场特殊的“家族聚会”首度亮相,并宣布将于10月28日至11月13日在沪首演。


数十万字浓缩成100分钟


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改编自俄罗斯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这部作品是其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凝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哲思和体悟。小说通过一桩弑父案展现了道德败坏的老卡拉马佐夫与四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关于人性的刻画精妙入微,让无数读者为之震撼。


2018年,韩国将其搬上音乐剧舞台,并在有着“韩国百老汇”之称的大学路瞬间爆火,100分钟的演出时间内近20首高能量歌曲的演唱,收获了广泛好评。


去年恰逢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携手韩国版主创开始打造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消息一经发出就在不同圈层受到瞩目,而无论是读者还是剧迷,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将一部几十万字的文学巨制浓缩到100分钟的音乐剧舞台上,许多人都在心里画了个问号。



多维度选角,音乐、服饰均有考究


9月20日下午,剧组在苏州河畔的不止空间举办了一场“演前家族聚会”,所有成员首度亮相,并解开了观众心中的一些疑惑。中方导演李松楠坦言,如何引导演员们爆发出自己的能量,是中文版制作中的一大挑战。


为此,剧组从去年就开始招募演员,从音乐、表演等多维度考量选角。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剧组在有限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云排练”,通过围读剧本、线上讨论不断挖掘原著中的精彩细节。


另一边,在剧中饰演“二哥”伊万的刘令飞,还在剧组中还拥有另一个重要身份——服装设计。他告诉记者,此次中文版的服饰,不少设计元素都是从欧洲二手市场的复古衣鞋中获取灵感,“既要还原19世纪俄罗斯的穿衣风格,又要照顾到演员的表演,在时代感和功能性上进行了一定平衡。


而作为该剧的重头戏,音乐总监姜清华则道出了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里的音乐门道,“虽然整部音乐剧只有一台钢琴伴奏,但在编曲上却采用了交响乐的思维来完成,这样特别的处理能让演员们唱出来的音乐,在现场能够扎到观众的心里去。”



匠心磨精品,“大剧院出品”接连发力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是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聚焦音乐剧领域的标志之作,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部作品,上海大剧院今年已经频频发力,从8月份的昆曲“重逢《牡丹亭》”到不久前刚刚上演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加上11月亮相的谭元元领衔舞剧《白蛇》,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已经在同一年度推出了四部新作。


为何力度如此之大?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坦言,近年来,上海观众的喜好愈发多元,选择性更强,并且更加兼容并蓄。尤其是青年观众群体正在扩大,他们对有深刻思想性和极高舞台审美的音乐剧和舞台剧充满了好奇与热情,又有消费能力,这对剧场或演艺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疫情虽然对演出市场带来了冲击,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沉下心来打磨精品,加快原创步伐。”今年推出的四部作品,舞台形式跨越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多元种类,彰显了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创新性、多元化的特点。


张笑丁表示,未来,“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在演艺领域的深耕积累,提升创意研发和内容制作的专业水准,网罗海内外优秀艺术家和文艺院团共同创作,打造新时代‘大剧院出品’的舞台制作。”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经典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

歌声中走遍上海大街小巷!原创音乐...

中文原创音乐剧《青春禁忌游戏》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