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元素重现世界故事!王亚彬携舞剧《海上夫人》登台国舞剧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11-13 16:02

摘要: 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中国元素重现世界故事。


由王亚彬编导并领衔演绎的全新舞剧《海上夫人》,日前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正式首演。该舞剧改编自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同名戏剧,全剧虽然不着一字,却用肢体展现了女主角艾梨达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也为这部西方经典名著赋予了一定的中国气质和表达。


舞剧《海上夫人》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委约作品、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说起这部舞剧的缘起,时间还要回到2019年,当时,王亚彬受邀出演中挪合制舞台剧版《海上夫人》的女主角,作品在易卜生家乡剧院上演,台词说的也是极有地方特点的挪威语。当时,王亚彬就开始思考,如果没有台词,能否跨越文本的沟壑讲述这个故事?于是,创作舞剧版《海上夫人》的想法在王亚彬脑海中萌生开来。


记者了解到,《海上夫人》是“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较为晚期的作品之一。不同于以《人民公敌》为代表的社会讽刺类作品,在《海上夫人》中,易卜生的关注点首次由社会问题转向了人类个体孤独、丰富而挣扎的内心世界。



女主角艾梨达的挣扎在文本中有着丰富的语言表达,但是如何用纯粹的肢体语言演绎?王亚彬坦言,“舞剧毕竟不同于话剧、音乐剧等语言类艺术,它不太适合过于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表达,舞剧更多的是通过肢体语言去抒情。”


于是,在舞剧《海上夫人》中,王亚彬提炼了戏剧文本当中最主要的故事情节作为这部剧的创作立足点,在角色上则提炼了艾梨达、丈夫房格尔、女儿和陌生人几个主要角色,并复原了戏剧文本中原本着墨不多的亡妻一角,从而更好地呈现艾梨达对原本家庭环境的想象。



王亚彬告诉记者,从戏剧文本到舞剧,她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落地排练,并特别邀请了挪威希尔登剧院前艺术总监波吉特·阿玛利亚·尼尔森担任戏剧顾问。


“从改编剧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忠于原著的文本的精神是特别重要的。阿玛利亚对于易卜生的作品,尤其是《海上夫人》的理解非常深入。她从戏剧的架构上给了我一些比较务实的建议。”加上挪威知名钢琴家凯特尔·毕卓斯坦和青年作曲家张笑晨创作的极具包容性的音乐最终,王亚彬将这个发生在北欧小镇的故事成功搬上了国舞剧场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夫人》已经是王亚彬“女性主题”下的第六部作品。2015年,王亚彬就曾用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色彩浓重的戏中戏将毕飞宇同名小说《青衣》搬上舞台,用肢体演绎了上世纪80年代当红京剧演员筱燕秋的戏梦人生。


之后,《她说 M-Dao》中的悲剧公主美狄亚、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中的革命烈士白丁香,再到如今《海上夫人》里的艾梨达,王亚彬足尖下舞出的中外女性越来越多,但她的初心始终没变。


“因为我跳了32年的中国古典舞,在我的作品当中,非常自然地就有了古典舞这种肢体表达的方式。就像我2016年去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受邀创作《美狄亚》一样。它的编舞形式可能是西方的,但我的创作思路一直是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中国元素重现世界故事。”王亚彬说。


(国舞剧场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大地青年舞团、大地音乐舞蹈中心落...

用舞蹈礼赞新时代!上海国舞中心开...

跳上春晚的“金面少年”空降国舞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