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获奖的97部作品充分反映了近三年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其中,上海原创、上海出品影视剧交出亮眼答卷,电视剧《功勋》摘得特别奖,《人世间》《超越》,广播剧《黑色沃土》,歌曲《一起向未来》,电影《奇迹·笨小孩》《攀登者》及杂技剧《战上海》获优秀作品奖……六个门类均有斩获。这些奖获奖作品再度证明,扎根现实、回应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能够取得奖杯与口碑的双赢。
植根于真实地理环境,建构沉浸式阅读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沉潜多年的新作。小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作者“捏土为骨,化泥为肉”,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于焦灼乱世中躬身入局。
《千里江山图》打破了人们惯常对于“主题写作”的想象。它第一次实现了在当代纯文学作品中将“千里江山”的宏阔背景和“万家灯火”的微观视角融入主题创作。
作者创作时参考了当时的城市地图、报纸新闻、档案、风俗志等真实材料,力求靠近历史真实,重现了三十年代上海、广州、南京的社会环境、风物和生活,重点还原了当时上海的建筑、街道、饮食、风俗和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建构出了令人身临其境的小说空间感,给读者创造了沉浸式阅读氛围。
作者经过广泛考证力争做到史料与文本完美融合。比如文中一处“船进吴淞口”的表述,作者精确查证当时的上海水文资料后方落笔。比如作为背景描写卡尔登戏院上映的电影,作家也是通过查阅当时的《申报》广告得来再化用,甚至有一处关于“寒假毕业班”的描写都是参考了实际的一手资料。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毕胜表示,将以《千里江山图》的策划、创作、编辑、出版为样本,进一步探索文艺主题传播的创新形态,打造一流主题出版物和重大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跨界破圈,形成更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标志性IP,进一步传达上海文化的神韵与气度。
塑造劳动者人物群像,以作品“向人民致敬”
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梁晓声同名小说,以北方城市的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为背景,讲述周家三兄妹周秉义、周蓉、周秉昆等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五十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容起伏的人生故事,塑造出众多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创业者的人物群像。
将小说改编为影视剧,梁晓声起初并不看好,甚至对专程前来商量改编事宜的年轻人“泼了不少冷水”,直到导演李路接触《人世间》原著后明确表示“这才是我要拍的作品”,两人在沟通过程中达成了拍摄一部“向人民致敬”的作品的共识。
58集《人世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上线后,首轮播出吸引超3.71亿观众收看,并创下CCTV-1黄金档电视剧近8年收视新高。这部历时近4年打造的作品不仅通过影视化的方式,将普通中国家庭中平凡人的故事与国家发展巧妙联结,也成为文学与影视创新融合的成功范例。
导演李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世间》给我们的启发是,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文艺创作者要有开阔的思想和艺术视野,去发现和开掘题材背后的精神内核。
表达全人类共同愿景、全民二创突破圈层
歌曲《一起向未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由王平久作词、常石磊作曲,于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之际同步发行。
歌曲名称取自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反映了在世纪疫情挑战下全人类渴望共克时艰、团结向前的期待和渴望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心声。
值得一提的是,歌曲发布后,通过采用创新性的全媒体融合传播方式,线上线下联动发起传唱活动,打造群星演绎音乐短片,在全民、全球、全媒体领域引发广泛传唱,通过全民传唱、全民二创、全民手势舞歌曲等形式,不断突破圈层。
“歌曲《一起向未来》是今年北京冬奥会推广曲之一,我们承担了报送联络工作,能拿奖我们很高兴。这是一首好歌,曲调欢快,寓意积极向上。我们希望好的歌曲未来能获得更多推广机会,希望上海有更多好作品拿到’五个一工程’奖。”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蒋存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