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神话有了新世代表达!《中国奇谭》元旦开播,小妖怪、鹅鹅鹅打头阵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3-01-01 12:38

摘要: 在中国动画开启新百年之际,《中国奇谭》的开播不仅是致敬,也传承着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理念。

2023年1月1日10点,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bilibili联合出品,速达、朱贝宁总监制、陈廖宇总导演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正式开播。於水执导的中国绘画风格动画《小妖怪的夏天》,和胡睿执导的素描写实风格动画《鹅鹅鹅》率先亮相。


打破边界,传统神话有了新世代表达


据了解,《中国奇谭》包括8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率先亮相的《小妖怪的夏天》和《鹅鹅鹅》可谓另辟蹊径,从内容到绘画风格,都对传统神话进行了新世代表达。


其中,《小妖怪的夏天》是从小妖怪的角度重新想象了“西游记”世界,并新颖地融入了“打工人”和“普通人”的概念。片中,“你在教我做事”、“去做,按照我的方法做”等台词,摆脱了方程式的教条说教,用新世代语境搭配幽默风趣的画风,让当下观众在品味动画叙事的乐趣时也有生活共鸣。



而《鹅鹅鹅》则围绕“欲望”与“人性”,讲述了货郎在阴森诡异的鹅山偶遇瘸腿的狐狸公子,欲望破而复立,发现一切看似荒诞都不过是个“鹅笼”。影片通过对《续齐谐记》中《鹅笼书生》这一志怪小说的改编,采用第二人称视角强化观众的情绪体验,在挖掘“新”故事的基础上,同样折射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


不仅如此,在绘画风格上,《小妖怪的夏天》“中西结合”,在传统的二维平涂手法上融入中国画的技法,让人感到满满的“上美影”式画风的童年回忆杀。《鹅鹅鹅》则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手绘素描的笔触,同时采用哥特式的表现手法,并结合中国画留白的意境,突出了短片中国志怪风的诡异气质。


正向寻根,古为今用传递情感力量


其实,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创新突破,《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都体现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向寻根,将叙述视角重新拉回到民族性与中国风,弘扬正向情感能量。


《中国奇谭》技术总监单传蓬表示,“人类是有国界的,但是情感无国界。任何一个世界的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去读懂你的故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比如《小妖怪的夏天》里“小猪妖”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缩影。


在此前举行的“第四届东布洲国际动画周”特别放映活动中,提前观影的观众也表示,“导演们把很多自己的艺术构思和通俗叙事结合得很好,结构也很完整。”



在此前B站举行的《中国奇谭》LIVE特别直播中,总导演陈廖宇也对项目内核进行了提炼,“神话可以是古代的,但今天也有,未来也可以有。它其实就是人类对未知东西的想象或者对自己内心愿望的投射,甚至神话中的形象就是人或人性的某一面的具象化表达”。


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


众所周知,开创了“中国动画学派”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塑造过哪吒、黑猫警长等一个个经典动画形象,《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作品也陪伴了一代代观众的童年。


在中国动画开启新百年之际,《中国奇谭》的开播不仅是致敬,也传承着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打造精美的动画作品,彰显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民族气节和东方韵味,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


据悉,2023年1月1日起,每周日10:00,《中国奇谭》将在bilibili独家呈现。接下来,《中国奇谭》还将带来三维动画《林林》、二维动画《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剪纸定格动画《小满》、偶片定格动画《玉兔》、三渲二动画《小卖部》和《飞鸟与鱼》等六部作品,陪伴观众在新年到来之际一起编织一场奇妙梦境。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沉浸式还原大唐风韵,《唐朝诡事录...

大型活动和文艺大餐已经备齐!上海...

百万书粉许愿“填坑”、百部经典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