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艺术家张季:观者可以把自己的潜意识放进作品中,去捕捉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3-02-27 17:34

摘要: 在这个展览中,观者可以把自己的潜意识放进作品中,去捕捉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潜意识会影响你观看的作品。我和观众一样,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都有一种新的感受。”近日,1993年出生的张季在其首次的美术馆个展上,对媒体如此表示。


2月25日至5月3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艺术家张季的最新个展“张季:火焰”,由策展人杨鉴策划。张季,2017年本科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他的绘画创作围绕着对潜意识世界的观象展开。



策展人杨鉴对记者解释了展览名称“火焰”的缘由。火焰作为极具实用性的介质以及提喻物被人以各种向度所使用,它用自己的消逝转化为能量、摇曳占卜形象、灼热制造攻击性、夺目制造幻想、温度予人雄心,“张季试图通过绘画将类似火焰这般种种无定性的可能性,编织到一个可以以视觉经验所接纳的边缘之中,激发每位观者的想象力,以此享有不同的感官逻辑与观看体验。”


本次展览有被缠绕的风景、跨界的形体、交染的生长物和火焰的群像四个章节,呈现了张季近两年中探索的多种共生的绘画可能,并将以多条创作线索平行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英文名选择了“manas”,中文直译为“末那识”,是修行中潜意识当中的“我”的概念,张季通过这个“我”与绘画链接,越过表象去触及潜意识所积蓄的能量。



张季告诉记者,其绘画创作围绕着对潜意识世界的观象展开。相对于“画”,张季更注重“看”,通过对于“抽象痕迹”的动势判断,在流动的知觉中捕捉一些模凌两可的陌生形象。张季拒绝完整和修饰的画面,而是把尝试的痕迹保留,作为真实瞬间体验的见证,给予不确定性一种信念,来挑战理性与归训主导的现代文明,展示了常被忽视的人性感光的瞬间。


张季强调,在这个展览中,观者可以把自己的潜意识放进作品中,去捕捉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带给大家一种有趣的艺术体验。


“我觉得画画的过程中不应是用直觉去达到某种理性的和谐,或说去追求某种真理上的共识;反而应是在画的过程中用理性的缺陷为工具,去达成一种不和谐的直觉,对每幅作品不同程度偏爱、纠缠、怀疑,是人性偏执的表现,也是我认为艺术中最珍贵且鲜活的东西。”张季如是说。

责任编辑:郭娜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折叠系列的拓展与延续,庞茂琨大型...

探寻水墨的当代性与东方抽象可能性...

艺术家周春芽:向古代寻找高贵的对...

首页

顶部